首页 文旅资讯 酒店民宿 景旅人物 名胜推荐 文旅产业

消失七十多年的鸟又出现,密云的野生鸟多了几百种

发布时间: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记者 王可心 宋会强 张德怀 供图
气温逐渐下降,候鸟开始陆续飞临北京。300多公里围网隔绝了人类的打扰,密云水库里成了鸟儿的乐园。上周,密云区首次公布陆生野生动物名录鸟类篇,20年间,密云野生鸟类数量从32科、141种,增长到70科、388种,不少曾经难得一见的鸟类也重现身影。

气温逐渐下降,候鸟开始陆续飞临北京。300多公里围网隔绝了人类的打扰,密云水库里成了鸟儿的乐园。上周,密云区首次公布陆生野生动物名录鸟类篇,20年间,密云野生鸟类数量从32科、141种,增长到70科、388种,不少曾经难得一见的鸟类也重现身影。

白尾海雕

赤麻鸭

鹮嘴鹬

■生态涵养显成效

消失七十多年的栗斑腹鹀回来了

密云,位于东亚重要的候鸟迁徙通道上,每年春、秋两季都有大批候鸟过境、停歇补给。

在密云区园林绿化局调查队队长张德怀的相机里,有上千张鸟儿的照片,“这些鸟儿分六类。”张德怀指着相机中的照片说,按照居留方式,鸟儿们分为在密云全年栖息的留鸟、迁徙期路过的旅鸟、在北京地区越冬的冬候鸟、在北京地区繁殖的夏候鸟、偶然出现在北京地区的迷鸟以及放生或逃逸等情况形成的非本地野生种群。

浩浩荡荡的过境候鸟中,有年年造访的“好朋友”,也有首次露面的“新朋友”,还有多年断了联系的“老朋友”。今年年初,张怀德就遇见了“老朋友”。一次,他在密云水库观鸟,发现一只黑褐色野鸭,个头不大,脸颊有白斑,看着有些熟悉,他将照片发到“鸟友群”,引发大家的热烈讨论,最终经专家确认,这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斑脸海番鸭。“这斑脸海番鸭,好多年没见过了,它一般沿海岸线迁徙,能在密云水库重新看到它,大家都特别高兴。”张德怀说。

不仅如此,消失了七十多年的栗斑腹鹀(音同巫,二声)也重回密云山地。2016年1月,几位观鸟志愿者在不老屯地区,观测到多只栗斑腹鹀,有雄鸟、有雌鸟,还有幼鸟。

栗斑腹鹀,形似麻雀,因为雄鸟腹部有一块心形的栗色斑块而得名,是世界上最珍稀的鸟类之一,主要分布在俄罗斯、朝鲜、蒙古以及我国的东北、华北等地。1941年春天,曾有观鸟者在北京颐和园发现过它的踪迹。“1941年到2015年,七十多年来,北京再也没有栗斑腹鹀的发现记录。”北京观鸟会会员关翔宇告诉记者。

据调查,栗斑腹鹀种群减少的重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导致其栖息地支离破碎。它们一般生活在低矮的灌木丛和草丛中,农耕、放牧等活动很容易对其造成侵扰。栗斑腹鹀的重新出现,正是密云涵养生态的成果。

■踏遍密云摸“家底”

观鸟日记上新名字越来越多

张德怀加入到探查当地动植物“家底”的工作中与他的经历有关。在担任密云区园林绿化局调查队队长之前,张德怀曾在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内担任坡头林场负责人。林场的工作人员下定决心,一定要走遍雾灵山的沟沟谷谷,摸清本地区植物和动物的“家底”。难题一个接着一个,张德怀和同事们努力克服,六年里,他们走遍了雾灵山,步行累计1万多公里,拍摄了十多万张植物照片;东拼西凑借了70台红外相机,分区域布设在保护区里,捕捉动物们的身影,他们还采集动物粪便400多份辅助确认物种……调查队伍也随之逐渐壮大,如今,他们不仅走遍了雾灵山,还踏遍了密云,全域动植物“家底”逐渐摸清。

2019年,密云区在全市率先启动野生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工作,共设置11处野生动植物监测站点,并在野外布设200余处红外相机,在不惊动野生动物的情况下捕捉到珍贵的影像画面。与此同时,30多位热心市民成为鸟类观察志愿者,他们大部分是密云本地人,有村民、退休职工、摄影爱好者……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志愿者将日常观察到的鸟类信息上传至“密云区园林绿化局鸟类监测系统”,再由专人整理数据。志愿者的加入,有效弥补了观测人员的不足。

在密云水库北岸的不老屯镇林业站观测点,王政勇拿着一个墨绿色的望远镜,凝神观望着水库附近盘旋的鸟儿,时不时在本子上记下看到的鸟儿种类和数量。“观鸟十多年,日记写了十几本,大部分鸟儿一眼就能认出来。”从最初的二十余种到如今的上百种;从一天1000多只,到现在一天最多观测到5000多只……翻开王政勇的日记本,随着时间推移,新出现的鸟儿名字越来越多,不仅有天鹅、朱雀等常见候鸟,还有金雕、黑鹳、白尾海雕等难得一见的鸟儿。“嘴上长胡子、羽毛像芦花鸡的大鸟叫大鸨,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过去密云没有,这几年我年年都能观测到,最多的一次看到12只。还见到过同样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东方白鹳、金雕,能发出6种叫声的南方鸟楔尾伯劳也在这里定居了。”

综合各站的人工观测等数据,再经过对全域范围内的鸟类资源进行梳理,今年,张德怀他们终于摸清了密云野生鸟儿的“家底”。上周,密云区首次公布陆生野生动物名录鸟类篇,这也是本市首个区级野生动物资源名录。20年间,密云野生鸟类的数量从32科、141种,增长到21目、70科、388种。在最新名录中,列入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鸟类足有20种,既有首次调整晋升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青头潜鸭、勺嘴鹬、东方白鹳、栗斑腹鹀和黄胸鹀,也有老牌珍稀野生鸟类大鸨、金雕等。

■保护候鸟成共识

值班者雪夜救助受伤白天鹅

每到迁徙季节,都会有不少候鸟选择在密云区各大湿地歇脚,尤其是密云水库北部地区,每年都会有大批迁徙鸟类途经、驻留此地。给候鸟送过冬“口粮”、救助受伤鸟儿,已成为附近村民的习惯。

在密云水库北岸的不老屯镇燕落村,有一支30多人的候鸟保护队,他们习惯外出时随身带点粮食,有撒玉米的,有撒黄豆的,给鸟儿添点零嘴。他们还到水库边巡视,发现有受伤的候鸟马上向镇林业部门汇报。

鸟儿似乎也知道人类的善意。去年冬天,飘着雪花,夜里10时40分,正在大城子镇政府值班的史庆武听见窗外有几声鸟叫,起初他并未在意,但叫声越来越大,他赶紧和门卫拿着手电筒出门查看,发现竟有十余只天鹅猛力撞击西侧的大门和两侧路灯,其中一只天鹅已经受伤倒地不起。史庆武赶紧通知镇林业站工作人员前来救助。

担心还有其他受伤的天鹅,正在值班的11名工作人员临时组成“搜救小组”,冒雪在周边查找。经过1个多小时的仔细搜寻,又在大城子中学附近发现了另一只受伤的白天鹅。两只受伤天鹅被带到林业站暂时安置,工作人员为它们提供了水和食物,第二天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医护人员将两只天鹅安全带回救治。

保护候鸟,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碰到有迁徙受伤、飞不动的鸟儿,村民会主动抱回家去治伤、调养。

摸清野生动植物家底,只是第一步,之后还要有意识地科学保护和管理。“比如人工为候鸟打造临时栖息地;补植食源、蜜源植物,在不同季节为动物提供食物;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时,给动物留出近水通道;放置人工鸟巢和昆虫之家等。”张德怀说,“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一件需要大家持之以恒去做的事,同时人们也要珍惜如今取得的成果。”

(原标题:密云的野生鸟多了几百种)


关键词: 责任编辑:李明凯
返回栏目>>

人物界杂志社 国发委办公室主管
Copyright © 2012-2022
人物界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