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平在为井头山遗址二期发掘做准备。
3月26日,宁波余姚井头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入选“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这是余姚首个入选中国考古新发现的遗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室主任、井头山遗址领队孙国平从北京捧回了这份期待已久的荣誉。
井头山遗址一鸣惊人,而让很多人都猜想不到的是,田螺山遗址、施岙古稻田,无一不是经孙国平之手“重见天日”。近日,记者走进井头山遗址,和孙国平聊聊他和考古的那些事。
两鬓斑白、皮肤黝黑,孙国平一身休闲着装,脚上一双运动鞋沾满泥土。生性沉稳的他语速不快,走路却飞快,这大概和他长期在工地来回奔走是分不开的。
扎根余姚近20年,从青丝到白发,孙国平耐住了寂寞,手执一把洛阳铲,一点点“挖”开了人类历史长河的记忆碎片,将宁波的人类历史文化推至了8000年前,“何其幸运”!
井头山遗址发掘出的鹿角。(采访对象供图)
1个多月才挖出
第一片“会说话”的陶片
走进位于余姚319省道道边的井头山遗址,一排简易工棚下,从井头山遗址发掘出来的陶器碎片一排排摆放在廊檐下,等待拼对复原。
不远处的草坪上,孙国平正给一截截刚从地下钻取出来的“泥管”进行编号。1988年,从北大考古系毕业后,孙国平入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4年初,孙国平首次以领队的身份来到余姚,开始主持田螺山遗址的发掘。而这一待,就投入了他生命中十七八年的黄金时间。
孙国平的外婆家在余姚,于他而言,来余姚负责考古发掘等于是在“家门口考古”,这也让他深信,其中自有“冥冥之中的缘分”。
孙国平一边写着编号一边告诉记者,考古的确是枯燥的,需要耐得住性子,决不能轻易放弃。就拿被誉为“第二个河姆渡”的田螺山遗址发掘来说,当时“挖了1米多深,什么也没挖到”。与他一起参加发掘的一位队员甚至一度怀疑,是不是搞错了。
但性子平稳的孙国平并没有因此急躁,而是继续坚持下去。再经过一个月的深入挖掘,田螺山遗址第一片三角形带绳纹的陶片终于从淤泥底下“露脸”了,随后,陶片、骨头、石器、木头、石块等大量距今5500~7000年的文物接踵而至。
“幸好没轻易放弃”,孙国平感叹。
考古,有时就像“你在明、它在暗”的捉迷藏游戏。你可能要通过无数次的尝试,才能找到默默无声的它。
孙国平告诉记者,别看现在井头山遗址的考古进展很顺利,已一期回填做二期前期准备了,但当时的确是消磨耐心。
“刚开始,我们挖了一个3*4*3.5米深的土坑,一无所获。”孙国平说,彼时发掘经历相对丰富的他并不着急。
为了真正搞清楚这块地底下深处到底有没有贝壳类遗物,他从田螺山工地取来专用于古稻田钻探的不锈钢探杆,在坑底让4个工人合力插进地下4米深,依旧没有发现。但他坚信“惊喜一定在底下”。
果不其然,当探杆尖头插到距地表7.5米深的地下泥土时真碰上了硬东西!由此,被认为是“河姆渡之祖”、距今8000多年的井头山遗址被发现。
井头山遗址发掘出的牡蛎。记者 邵巧宏 摄
不惧艰险
把海涂挖入10米深
有机会主持田螺山遗址这样的考古发掘,对考古人来说,已是“巅峰之作”。国内考古界泰斗、北京大学严文明先生曾对孙国平说过,“能遇上这个遗址已经是你很大的幸运了。”
孙国平自己也深以为然。不过,是否只要幸运就能做好考古?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倘若没有专业和坚守,一切都是徒劳。
望着眼前的井头山遗址,孙国平告诉记者,井头山遗址的发掘过程很不轻松,有时候甚至非常艰辛、有点危险。
孙国平介绍说,井头山遗址文化层被埋藏在7~10米的地下,这里原本属于地下海涂环境,如深挖很容易发生塌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孙国平和考古所的同事一道不断提方案、做论证,光前期技术准备就花了整整2年时间。
最终通过在发掘区周围建设钢结构围护支撑的基坑,才使得后期考古发掘顺利进行。而这样的做法,在国内、在考古界,到现在是绝无仅有的。
去年底,孙国平又被老天“分配”了一个发掘:距离井头山遗址1公里的房地产项目施工需要前期考古勘探。孙国平负责组建队伍带年轻人前去,在打了几百个探孔后,这片田地里发掘出了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的施岙古稻田!
目前,施岙古稻田被认证为当今世界已发现的面积最大、年代最早、证据最充分的古稻田。
说着这些经历和荣耀,孙国平只是浅浅一笑,语气平和,一如考古人的质朴和平实。他抬了抬眼镜,看向远处。比起已知的,他更好奇接下来井头山遗址二期的发掘。
不忘初心
不断探索史前海洋文化
随着井头山遗址第一期考古发掘告一个段落,如今,第二期的预备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接下来要给这些泥进行分析,为井头山二期发掘做准备。”孙国平指着做好编号的泥管向记者介绍。
“足够的幸运”让他也更加珍惜这一次次的机会,力图把一切都做到极致。家在杭州、妻儿不在身边的他,因长期坚守考古工地,活脱脱成了一个“单身汉”。而他的妻子也早已明白,这个男人已将一切交付给了考古事业,家里的一切琐事便都不再打扰他。
工地工棚一间10多平方米水泥地房间就是他的住处。一张床、一张书桌加一面书柜,再也没有多余的摆设。孙国平觉得“住得还不错的”。
“我们这些考古人,天天与泥土为伍,有这样一个新建的简易住处已经很好了。”
年复一年,反反复复摸索着每一方寸的土地。今年,是孙国平从事考古的第33个年头,56岁的他也已两鬓生华发。从最初把考古当一份工作,到现在已成为一生不舍的事业,更是一种使命。
目前,孙国平正在为井头山遗址二期发掘做最后的准备。他期望能通过更大面积、更加有计划的发掘,真正认识“河姆渡文化之祖”的清晰模样,找到中国最早的沿海古村落的居住区,再现8000至9000年前这里的先民面朝大海的日常生活,更全面研究先民利用海洋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