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冬奥题材剧上下篇主演彭小苒、陈若轩、梁洁,揭秘角色塑造幕后
“出演《冰雪之名》,深刻感受到运动员不易”
在2022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共获得9枚金牌、4枚银牌、2枚铜牌。其中,短道速滑项目获得2金1银1铜;花样滑冰项目,“葱桶组合”隋文静、韩聪则收获了中国代表团最后1枚金牌。
“葱桶组合”夺冠后,在《冰雪之名》上篇“冰雪情缘”中饰演花滑运动员李冰河的彭小苒,在微博难掩兴奋之情,“不离不弃,彼此成就!太美好了。为这份默契感动!”剧中李冰河的搭档严振华的饰演者陈若轩,也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坦言,花滑双人组合之间的共同努力、相互成全,是最真实又温暖的情感展现。
而在《冰雪之名》下篇“冬奥梦想”中,饰演短道速滑运动员金莹的梁洁,同样多次在冬奥期间为中国短道速滑队加油、点赞。她向新京报记者表示,每一场惊心动魄的比赛都勾起了她拍摄《冰雪之名》的回忆,好像自己又作为金莹,成为了与他们并肩奋斗的一员。“我也推荐大家从《冰雪之名》开始,从冬奥会开始,多多去体验不同的冰雪项目,说不定会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彭小苒
我和李冰河一样,是个“轴”人
A.在训练、生活两方面,向专业运动员取经
剧中,李冰河从小热爱花样滑冰,目标是代表国家参加冬奥会。虽然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遇到了诸多阻挠,但她始终坚持初心,与同乡严振华组成冰上双人滑组合,并一起走出雪乡,远赴哈尔滨向专业花滑运动员努力。
在彭小苒看来,李冰河和她一样,性格都挺“轴”的,认准了一件事就不会轻易改变,即便父母想尽办法让她出国,她都能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
为了更精准地诠释角色,彭小苒在开机前特地向专业运动员取经,从技术、训练到日常生活。在她看来,运动员首先也是“人”,其人物状态不能仅基于其赛场表演进行参考,要全面了解他们的冰上训练和训练之外的故事,再去揣摩,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李冰河身上,她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这位专业运动员从五岁开始练习滑冰,中间也经历了搭档更换、无法和搭档一起训练等变故。疫情期间,她曾一个人在冰场,每天不断地练习。虽然现在她已经不再是冲击奖牌最好的年龄,但仍愿意继续滑下去。“他们对于花滑,对于滑冰这项运动的热爱,是有信念的,是有执念的。任何人、任何现实,哪怕有更好的安排,对于他们来讲,在滑冰这个梦想的道路上是从来没有犹豫的,很笃定。”
彭小苒也将这种永不言弃的冰雪运动精神,融入到李冰河这个人物中。例如,剧中李冰河在比赛前突发胃痛,但仍强打着精神上场,顺利完成了一系列冰上动作。“他们真的是克服了很多困难,包括自身的成长、身体的原因。”
B.剧中穿搭时髦,符合人物家庭环境
剧中角色的造型都十分复古,只有李冰河略显时髦。对此彭小苒解释称,“因为冰河是家庭环境最好的,在那个年代,家里就有钢琴、电视,还有条件送她去国外上学,所以她整体的穿搭也跟妈妈一样,是很时髦的。”
“冰雪情缘”拍摄时,演员需要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寒冷天气里表演,但彭小苒在采访中更多回忆的是当地美食,锅包肉、烧烤、酸菜馅饺子……
拍完《冰雪之名》,彭小苒与冰雪运动之间产生了更强的情感链接。她时刻关注着中国冰雪运动员在北京冬奥会上的表现。“我看到谷爱凌夺冠还真的挺激动的,她太棒了。我看到她夺冠后还跪在地上安慰失误的选手,这就是奥林匹克精神。”
花滑运动员需要严格控制饮食,以平衡身体发育速度,保证动作美感。剧中,李冰河甚至为了比赛节食导致突发胃病进医院。“她为了控制身材真能管住嘴,但我是真管不住啊。”彭小苒笑称。
陈若轩
花滑“小白”认小朋友做老师
A.结局遗憾,但让青春更加鲜明
在“冰雪情缘”中,陈若轩饰演的严振华是中国早期花滑双人滑运动员。为了追求花滑梦想,严振华与搭档李冰河一起,拓荒、苦练双人滑高难度动作,不断拼搏、毫不退缩,从雪乡一路走入专业体队,走向大城市。
严振华身上的“冲劲”,让陈若轩看到了17岁时候的自己,敢想敢做。但家庭的重担,身体的不断伤病,也让严振华的性格中难掩自卑。无论是面对与李冰河的感情,还是坎坷的花滑追梦之路,严振华总是做出看似“不开窍”的鲁莽决定。在陈若轩看来,这是严振华性格中不够成熟的部分,“想事情会比较简单,性格很直线条、粗神经。”
94年生人的陈若轩为了更好地理解那代人的故事和选择,在拍摄前看了很多那个年代冰雪运动员的回忆录和人物报道,也和长辈们聊天取经,试图从他们的感悟和语境中,揣摩在那样一个大环境下,严振华应该是怎样的状态,过着怎样的生活,真正在意的是什么。
在“冰雪情缘”结局中,严振华选择转战单人滑,成全李冰河与新搭档参选国家队,最终遗憾与冬奥梦擦肩而过。对于剧中严振华和李冰河之间微妙、坎坷的感情故事,陈若轩看来,两人作为十几年的花滑搭档,互相依靠、互相信任,共同努力,相互成全,这种“青梅竹马”的羁绊是非常纯粹和美好的。
B.从花滑“零基础”到“忠实观众”
进组前,陈若轩进行了十天左右的突击训练,并看了大量花滑比赛,学习花滑知识。他也曾去国家队观摩花滑运动员的训练过程,模仿他们的状态和情绪。
陈若轩犹记,自己第一次上冰完全“站不住”,很难掌握平衡,只能抓着护栏往前“蹭”,东倒西歪的,更别提滑行了。当时冰场上有一些四五岁的小朋友,滑得特别好,于是陈若轩就认他们做“大哥”教他滑冰。“我因为速度慢,还遭到了‘大哥’的嫌弃。还好‘大哥’们有耐心,很严格地教我动作,真的特别可爱。”
真正感受到了花滑的艺术性与美感,陈若轩也成为了一名忠实的花样滑冰观众。他会关注每一场花滑比赛,研究花滑编曲的寓意、情绪和情感的表达,熟知内点冰抛跳、外点冰抛跳,4A、3A等各类技术动作,还会欣赏各种好看的“考斯滕”(花滑中穿的衣服)。如今,他也时常和朋友一起相约滑雪和滑冰,“在冰场上滑行,在雪道上飞驰的感觉太棒了。”
陈若轩印象最深的一场戏是严振华意外掉进熊洞。当时黑河的气温在零下40多摄氏度,陈若轩都冻僵了,但还要声嘶力竭地喊救命。“那种极寒状态下,人真的非常痛苦,会崩溃。”比赛的戏同样令他难忘。严振华带着伤痛,一遍遍在冰上练习高难度动作,哪怕脚伤严重,需要打副作用非常强的封闭,也要坚持上场。“那种突破身体极限,强忍着伤痛,仍要夺得胜利的精神太了不起了。”
梁洁
接戏前了解王濛的故事
A.拍摄前训练数月
剧中,金莹是一名短道速滑运动员,从小在加拿大长大。在国外学习速滑时常被俱乐部队员轻视,所以她非常努力地想要证明自己的实力,励志为国争光。直到长大后,金莹进入短道速滑国家队,她对自己的要求愈发严格,通过不断奋斗成为了最优秀的队员之一。
在梁洁看来,短道速滑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运动,同时有着复杂的训练和比赛规则。为了更精确地诠释一名短道速滑运动员,她在正式开拍前跟随工作人员进行了长达数月的专业训练,包括短道速滑的规则、滑行的动作、姿势等。此外,她还特地了解了王濛等传奇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力求更真实、全面地展现专业运动员的风貌。
下篇“冬奥梦想”相较上篇“冰雪情缘”,呈现了更多竞技场面,梁洁也需要挑战诸多快速滑行的镜头。她透露,拍摄时工作人员要在一旁操作器材前进,同时营造出速度很快的感觉,付出了很多辛苦才成就了剧中贴近专业训练的一个个画面。
B.受伤后加练的戏,体会到运动员不易
在饰演金莹之前,梁洁曾认为,短道速滑就是一项在冰场上拼速度的运动,就像学生时代跑800米一样,比谁更快到终点,只不过赛场变成了冰场。但拍摄后她才感受到并非完全如此。短道速滑比赛充满了极大的不确定性,竞技过程更加紧张刺激:一方面是比赛过程中对手之间的滑行和超越,考验运动员们对策略战术的应用,且要避免违反规则;另一方面,由于是穿冰刀上阵,滑行速度又快,多人追逐中蕴藏着极大的危险,稍不注意就会摔出赛道,很容易受伤。
剧中,金莹也曾因训练受伤,身体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为了追逐梦想她依然偷偷加练。现实之中,很多短道速滑运动员也是带伤训练,长期积累下来的伤病在训练过程中都演变成了重重困难——他们不仅要承受生理层面上的痛苦,还要面临心理层面上提升成绩的压力。正因此,这场戏也让梁洁更深刻地感受到运动员们的不易。“所以这项运动背后凝聚了专业运动员太多的汗水和心血,真心想为他们鼓掌!”
《冰雪之名》中梁洁印象最深的一场戏是金莹代表中国队站上冰场,在决赛中第一个冲过终点线。这个场面让梁洁沉浸式地感受到作为一名运动员,为国家争得荣誉的骄傲感与自豪感。近期,她也一直在关注北京冬奥会比赛,尤其是短道速滑项目,每一场都让她感到热血沸腾。其中,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5000米男子接力比赛,中国队摔倒后继续奋起直追,那种只为心中信念,永不放弃的精神让她十分感动,“这也勾起了我在拍戏时的许多回忆,就好像自己又作为金莹成为了与他们并肩奋斗的一员。”
拍摄期间第一次上冰,梁洁充满了紧张与期待,想象着自己能在冰上自由滑行的样子。但事实却非常狼狈,一上冰就站立不稳,总是摔倒,还引来了工作人员们的“爆笑”。但是后续通过一系列严苛训练,梁洁能顺畅地在冰面上滑行,“有种说不出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