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7时,山西吕梁山里的气温接近零下20℃。在太兴铁路48公里处的风坪岭隧道内,积水顺着缝隙缓缓渗出,几个小时后,隧道内就结出60多厘米长的冰柱。
风坪岭铁路隧道位于吕梁山的东边山脚,一个在地图上隐藏在复杂等高线中的小山头,41岁的王伟是中国铁路太原局太原工务段古东桥隧工区工长,敲冰开路,是他和工友们每日主要工作。作为家族第三代铁路“打冰人”,他接手父辈传承,共同守护沿线铁路和隧道,已经干了20多年。
天一亮,王伟和工友出发前往隧道内除冰。(图片由太原局太原工务段赵哲昌提供)
“我们必须赶在太原开往吕梁老区的蔡家崖号客车开来前,把冰全部打一遍,如不及时清理,会对隧道边墙、道床、水沟盖板结构表面造成损害,对运行造成重大安全隐患。”王伟说,每天由山西太原通往兴县的太兴铁路从这里穿行而过,如不及时处理,冰块碰撞机车就会十分危险。
此时,头戴照明灯,拿着特制扒镐、钢钎的工友们走进寒冷的隧道。很快,王伟发现一处结冰点,依附在隧道墙壁上的冰柱格外醒目,体积约有2立方米,平整的地面上隆起了一块厚厚的冰坨,他顺势拿起打冰镐,一顿噼里啪啦地敲击声 ,冰坨顿时裂开了口子。
工友正在敲击冻结在隧道内的侧壁冰柱。(图片由太原局太原工务段赵哲昌提供)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铁路隧道有着严格的安全限界距离,如果侧壁上的结冰厚度超过30厘米,会侵入限界砸住列车;地面结冰厚度也不能超过25厘米,否则容易造成列车脱轨。
为了清除隧道内的“障碍物”让列车免受袭扰,王伟和队友们24小时待命,随时出动,半夜打冰是他们冬季工作的常态。
一次清除大概要2—3个小时才能完成。(图片由太原局太原工务段赵哲昌提供)
今年是王伟工作的第22个年头,从2000年上班就一直工作在这里,他对隧道内结冰特点和结冰地点了如指掌,很快,他又在隧道拱顶处发现了一处结冰点。
举着6米长的特制打冰工具,工友们正在清理拱顶冰柱。(图片由太原局太原工务段赵哲昌提供)
为了除拱顶处冰,工友们用的打冰杆长6米,由3节铁杆组成,每根有40斤重,如果掌握不好,锋利的冰碴和冰块会随着冰杆往下掉,稍有不慎就会被掉落的冰块砸伤头和脸。
王伟说,“使用打冰杆在隧道内作业,不仅要力量,还得要技术,尤其扒镐砸冰时还要注意不能伤到电缆。即使有着多年经验的老师傅,抡四五下,胳膊就没劲了。”就这样,靠着你持镐我拿铲的配合,硕大的冰块被一点点清除下来。
工友在清理隧道内的床积冰。(图片由太原局太原工务段赵哲昌提供)
山里的冬天很冷,打冰的时候,身上出着汗很热,但脸和手脚都是冰凉。至于为什么坚守在大山里一干就是20多年,王伟的回答很简单:传承。
20世纪50年代,王伟的爷爷王佐转业分配到太原工务段太原桥隧车间,从事隧道桥梁养护维修工作。因多次治理隧道渗水难题,受到表彰奖励。1980年,王伟的父亲王启荣接班,作为工长,他带领工友除坚冰、治渗水、保畅通,29年默默扎根吕梁山,尽职尽责守护桥梁隧道安全。2000年,从忻州铁路技校毕业的王伟,也加入到父亲所在的古东桥隧工区,干起了桥隧工。
为防止击落的冰块二次结冰,队员们要将几十斤重的冰块搬运出隧道。(图片由太原局太原工务段赵哲昌提供)
一番敲冰、铲运、撒盐作业后,远处响起急促的口笛声,不一会儿,列车呼啸而来,鸣笛声响彻隧道。
一把打冰镐传承三代人,半个多世纪过去,祖孙三代经历了新老铁路的交替变化,不变的是他们拿着手中的打冰镐,清除结冰,为沿线列车安全运行保驾护航。(记者 王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