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观点 弘扬精神 高端人物 领军企业 大咖说

地震科技工作者张会平:把大自然当做最好的实验场

发布时间:
来源:央视网 作者:闫彦
工作以来,张会平参与有关强震预测的973项目,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和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参与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防震减灾科技成果奖一等奖等,学术成果在业内受到广泛关注与认可。
原标题:张会平:把大自然当做最好的实验场

地震科技工作者张会平:把大自然当做最好的实验场

解密地震、认识自然、快乐科研,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党委委员,新构造与年代学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张会平对自己从事的地震科学研究如此总结。

我国是全球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多、强度大、分布广、灾害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张会平说,开展地震科学研究,有效减轻灾害损失,是地震工作者的千钧之责,“只有当个人理想与国家需求、人民需要相重合,我们的科研才更有价值”。

工作以来,张会平参与有关强震预测的973项目,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和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参与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防震减灾科技成果奖一等奖等,学术成果在业内受到广泛关注与认可。

地震科技工作者张会平:把大自然当做最好的实验场

张会平在四川省甘孜县野外采集鲜水河断裂带年代学样品。

上世纪70年代,张会平出生在河北唐山一个农民家庭。受到唐山大地震的影响,童年时期的他,便在内心埋下“解密地震、认识自然”的种子。

2000年,张会平到中国地质科学院构造地质学专业读硕士研究生,将硕士论文定为四川龙门山地区活动断裂的构造地貌研究,正式走上地震科研道路。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张会平赶赴现场,对龙门山地区断裂带进行核实补点。“现场给我带来巨大震撼,我们的地震科学研究与人民需求相比,还差很远。”他说。

认识到差距的张会平,主动参加四川康定地震、九寨沟地震等震后应急科考和灾害评估工作。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下取得的调查成果,不仅为地方政府开展灾后重建和新城选址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也成为地震科学的重要基础资料。

近年来,张会平聚焦灾前预防,把强震多发的青藏高原周缘作为研究重点,为川藏铁路、“一带一路”等保驾护航。如今,他在地震地质及构造地貌学领域深耕,通过确定地震断裂带形成及构造变形过程,探索强震孕育和发生机理,为地震危险性评价、政府相关部门决策、前沿地球科学研究提供支撑。

防震减灾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地震工作者持续奋斗。张会平一直希望能为后继者搭建平台,吸引并激励更多人投身防震减灾事业。

2018年,张会平作为发起人之一,举办“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青年学术论坛”,至今已举办三届。2019年,张会平应邀担任青年论坛首次地学会议执行主席,并作主题评述报告。作为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和研究所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他发起组织的“优秀大学生夏令营”,至今已举办六届,为加强优秀科技人才储备作出贡献。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关注防震减灾,主动了解科学前沿动态,萌发科研兴趣。

在张会平看来,开展地震科研不仅要仰望星空掌握理论知识,更要脚踏实地开展野外考察,把大自然当做最好的实验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从事科研工作以来,张会平每年都会开展数月的野外工作。虽然面临很多困难与危险,但他却乐在其中。

2020年,在四川甘孜开展科考时,张会平在记事本上写下:“一个高原一座城,一座红桥一座山。一条断裂一个塘,一份事业一群人。”简单的话语,代表了一代代地震工作者胸怀祖国、潜心研究,为祖国防震减灾事业夯基垒台、开拓创新的心声。

张会平信心满怀地说:“新时代的地震科技工作者,生逢盛世则当不负盛世。与新时代同向同行,传承老一辈地震科学家精神,肩负使命,不负韶华,砥砺前行,继续在地震科研道路上,争做地震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先锋队,为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关键词:地震,张会平,构造,开展,科研,防震减灾,国家 责任编辑:宋薇薇
返回栏目>>

人物界杂志社 国发委办公室主管
Copyright © 2012-2022
人物界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