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观点 弘扬精神 高端人物 领军企业 大咖说

王震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

发布时间:
来源:人民网
科学技术具有自身的思想文化体系、文化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如果把它融合到中华传统文化里,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才能做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典籍进行数字化处理,对它的普及、研究、弘扬都有帮助。

王震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

请您谈谈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现在面临哪些问题,落实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即“两创”方针的重点又是什么?

传统文化是在农业经济基础上产生的文化,虽然它有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但也要与时俱进。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与科学文化相融合。

中国在历史上对科学文化的崇尚和呼吁,有两个时间节点。第一个时间节点是百年前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对科学的提倡,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二个时间节点是改革开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饱含了对科学文化的重视。

科学技术具有自身的思想文化体系、文化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如果把它融合到中华传统文化里,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才能做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除了中华传统文化在发生转变外,其实整个社会都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数字化变革。中华传统文化在其中有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

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分出不同的层面,包括书本化的、民间的、现实生活中的等。科学技术,特别是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不同层面的中华传统文化转型都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战。比如,书本上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典籍进行数字化处理,对它的普及、研究、弘扬都有帮助。但是,数字化处理的准确率比不过传统书籍,是个很大的问题。以后,文字转化为数字的准确率要不断地提高。

中华传统文化典籍讲究版本、版本号,会经常对各种版本进行校刊和处理。现在,数字化书籍也可以看成是一种版本,一种由现代科技支撑的版本。

借助数字化技术,可以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内容转换成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这样就可以吸引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所以,数字化技术可以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出很多贡献。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多知识通过手机查阅就可以迅速获得,这是数字化的方便之处,但也有不足之处——对深度学习,深入思考有一定的干扰。

您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在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践方面的优秀案例?

中华传统文化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仍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比如有些研究处于薄弱状态,呈现零碎、片断、不成系统的“碎片化”特点。怎么办?可以把中华传统文化的学问治学转化成学科治学,或者是将两者加以结合。

河南信阳师范学院做出实践,开设了一门炎黄学学科。这和以往的炎黄文化研究有一定区别,区别就是通过成立炎黄学研究院,将炎黄文化研究学科化和系统化。信阳师范学院组织全国炎黄文化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结合本校师资力量开设了炎黄学学科,同时着手编写了《炎黄学概论》。《炎黄学概论》很快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的支持,并且被列为了特别委托项目。现在,40多万字的《炎黄学概论》已经完成。《炎黄学概论》是一部学术性比较强的著作,通过简约化处理,还可以变为一版通俗的教材,这就有了《炎黄学概论》的学术版和教材版。信阳师范学院面向大学本科的二、三年级的学生开设了为期一个学期十五周的《炎黄学概论》公开课,特色是跨学科、多学科相结合。

炎黄学有哪些学科交叉?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训诂学、人类学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就可以和炎黄文化研究联系起来,因为中华文明形成的很长一段时间是在炎黄时期。信阳师范学院开设的《炎黄学概论》公开课就是一门交叉学科,以学科治学统领了炎黄文化研究的学问治学。这虽然只是一个试点,但是得到了河南省政府、河南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2020年,信阳师范学院的炎黄学学科入选了河南省政府特色骨干学科群。

加强中华传统文化在语文教材中的分量,是否意味着轻视现代作品和外国的优秀文化?

把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一些经典内容放到语文教材里面,对培养青少年美德和价值观大有裨益。但是,中华传统文化也需要与科学文化相融合,这样才能使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得到良好发展。

对其他文明和文化,我们应该辨证接纳。在语文教材中,既有中华传统文化里比较有分量、有意义的内容,也有在人类文明史上大放异彩的其他文明的内容。不能用一方取代另一方,也不能用一方排斥另一方,而是把二者科学地加以融合。这对于培养青少年健全的心灵和全面发展大有益处。


关键词: 责任编辑:蔡莹莹
返回栏目>>

人物界杂志社 国发委办公室主管
Copyright © 2012-2022
人物界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