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铁5号线天通苑站东南侧清华长庚医院院内,一座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于一体的“妇儿中心”正拔地而起。未来该中心建成后,清华长庚医院将新增500个床位,将在有效增强京北地区妇产科和儿科的医疗服务的同时,成为北京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医疗中心。
4月12日,来到中建一局总承包公司清华长庚医院二期项目施工现场,位于门诊楼与办公楼中间的施工区域正在进行基础底板施工,数百名工人正在基坑下忙着绑扎钢筋。
3157根CFG桩托起“妇儿中心”
基坑下,34口降水井,基坑上,70口观察兼降水井,在施工现场,基坑四周100多台抽水泵已连续工作了12个月。由于施工现场距离清河河道最近处仅1.8公里,因此施工区域地下水位高,成为项目部进场后最大难题。
“在市区繁华地段,地下水还能这么多,这在北京施工中非常少见。”项目副经理纪鹏飞告诉记者。面对大量的地下水,项目部在地基上方设置观察兼降水井的同时,随着地基不断深入,施工人员又在18.4米的基坑底部,又额外增加设置了34口深达10米的降水井,为后期底板施工创造条件。“目前我们每天抽水量可达4896立方米,约等于2.4个50米标准游泳池,预计整体抽水得到7月份才能全部完成。”施工人员说。
抽水、换填、加固边坡支护……面对复杂的基坑地质条件,项目团队开始了分区域定制化施工举措。“由于东侧是13层的‘妇儿中心’主楼,为此我们专门采用了CFG桩技术,在地下浇筑混凝土桩,从而大幅提升地基承载力,确保建筑物稳固;而西侧,由于未来将作为工程配套裙房,同时该区域的地下水量也更为丰富,因此我们在该区域则使用抗浮锚杆,防止基础底板因地下水位上浮。”项目技术部经理闵昆仑告诉记者。
记者在现场看到,西侧裙房的3338根抗浮锚杆已全部安装就位,东侧主楼地基面上,每隔1.25米,就有一颗直径40cm,长达10米的CFG桩被埋藏在地下。“我们这次一共设置了3157根CFG桩,可确保主楼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满足360KPa。”闵昆仑说道。
前置焊接幕墙转接件 提升施工效率40% (精度50%)
在主体结构施工中,外幕墙转接件随钢结构焊接一起成型,这看似简单,实际对整体施工把控要求极高的工艺技术,如今成为项目施工提质增效的新动能。在4100个转接件的背后,是项目部7人深化团队历时3个月加班加点,用7次建模、11次测量修正后的成果。
“每一个转接件位置,我们仅校对测量就要三四遍,个别关键点位,更要联合设计院与甲方一起进行勘测攻关。”闵昆仑说道。为了从源头控制好转接件精度,项目部在严把设计关的同时,派专人去钢结构加工厂监督生产。“我们在跟厂家沟通时,要求钢结构切割精度必须控制在0.3mm以下,最终在安装时,再通过钢结构定位板和定位埋板,将最终安装误差控制在0.5mm之内,远优于国标1cm标准。”闵昆仑表示。
“精度提升50%,效率提升40%,损耗减少30%......”说起前置焊接幕墙转接件的好处,纪鹏飞如数家珍。据介绍,采用陶板幕墙设计的“妇儿中心”,在水平方向上,每隔1~1.2m就需要设置一个幕墙转接件,因此每层楼仅转接件就多达260余个。“常用的做法是等主体结构全部完成后,外幕墙施工团队再在钢结构上安装龙骨、转接件等附件,但由于该工艺采用现场手工焊接,存在高空作业、施工人员水平不一等多种影响因素,因此其施工精度一般仅能满足国标要求的2mm,而当我们改用转接件与钢结构在工厂一体化成型工艺后,精度可提升到1mm。”闵昆仑说道。
2.7m超厚墙 表面平整度误差不足3mm
“表面平整度国家规范允许偏差是8mm,而按照设计要求我们必须得控制在3mm内。”闵昆仑告诉记者。记者在现场看到,回旋加速器混凝土墙体厚度最小的都达到了2.3m,顶板厚度也达到了2m,整个混凝土结构表面平整、密实、观感良好。“表面平整度看似仅跟施工工艺有关,其实它跟构件尺寸及配筋、混凝土性能都有密切关系,犹如钥匙开锁,差一点都不行。”施工人员说道。
闵昆仑告诉记者,为了攻克超厚混凝土结构施工难题,项目部和设计院与甲方召开多次混凝土结构施工研讨论证会,同时去同类其他医院工程进行实地调研学习。据了解,为保障回旋加速器整体施工质量,项目首先在样板区浇筑了等比例实体试验段,针对实验中发现混凝土泌水不稳定、实体表面存在一定数量的蜂窝、麻面等外观质量缺陷逐一进行攻克。“当时,为了提升混凝土墙体平整度,我们改变了传统墙体一体化浇筑施工法,改为分层浇筑、3步浇筑工艺,先在墙体下方做一道50cm高台,然后再浇筑中间墙体,最终再进行上部收尾施工。”施工人员说,此工艺一举提升提升墙体表面平整度60%,误差缩小到3mm。
据了解,下一步清华长庚医院将于7月初,整体建筑主体结构全部出地面,预计于12月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刘偶、郭子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