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这个IP 能够成功的“术”和“道”。
“学霸”和“创新”,光有这两个词,你未必能在企业家里搜索到雷军。但如果加上第三个词“网红”,那十之八九,答案会有雷军。
打开各平台,搜索雷军,流传甚广的是网友们写的一个段子:
老婆是初恋的,头发是不掉的,身高是一米八一的,啤酒肚是没有的;满分710考700的状元,2年学完大学4年学分,人生第一桶金是100万元,写的程序被编入武大教材;28岁任职金山CEO,38岁实现财富自由,2002年银行卡里只有冰冷的40亿元……
先别在意段子的细节有几分真实,关键是配图必须精挑细选,不然就容易出现一种“水土不服”的拼接感。
图片中,雷军或站或坐,或者只是匆匆一瞥,但都有着不似56岁的挺拔。张爱玲说,“大部分的男子的美,是要到三十岁以后方才更为显著”。如果对比雷军早年发布会的照片,在褪去“雷布斯”的影子后,如今的他看着更顺眼了,颜值似乎也变高了。
和雷军年龄相仿、经历相似的企业家不在少数,为什么独独是他,成了“超级IP”(指自带话题和流量价值的产品或形象)?
“这是因为雷总作为企业家,把手机做到了全球前三,做汽车一上市也大受欢迎。就像有些人说的,‘事成就人,不只是人成就事’,干不成,那可能就成了老赖。”小米集团前公关策划总监梅泽亮这样认为。
但这只是基底,小米集团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多次透露,集团上下很注重塑造用户参与感,“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参与感,对于传统商业而言,类似科幻小说《三体》里的降维打击”。他总结参与感塑造的三个战略——“做爆品”是产品战略,“做粉丝”是用户战略,“做自媒体”是内容战略。
细品一下,这很可能也是雷军这个IP能够成功的“术”和“道”。无论当年的“雷布斯”,还是如今的“西装霸总”,爆品、粉丝、自媒体,一样也没落下。
“雷学”
在网络上,霸总文写手、时尚博主、汽车圈巨擘、企业员工等,都在学习、运用“雷学”(指学习雷军、效仿雷军的一门学问)。
霸总文学的爱好者认定雷军就是“现实版爽文男主”;时尚博主研究雷军穿搭,如何营造一种看似随意、实则精英的淡然;哪吒汽车联合创始人张勇发布短视频,声称“接受老周(360集团创始人、哪吒汽车投资人周鸿祎)批评,营销向雷军学习”;还有企业员工总结雷军的汇报技巧,期待实现升职加薪。
梅泽亮告诉环球人物记者,雷军曾对员工说,自己看过超2000遍乔布斯的产品发布会。
“小米办发布会,我们思考的是雷总要讲90分钟,听众有什么兴趣大老远来听,听完后还愿意说给身边的朋友听。所以团队经常花一个多月时间去打磨内容,反复研究消费者会怎么看待这个产品,产品怎么打动消费者。甚至发布会PPT的初版,都是雷总在纸上写了内容,然后找同事设计,然后再写再设计,修改多次。”梅泽亮说。
他总结公关部准备给雷军的文稿,必须满足3个条件:观点鲜明,逻辑清晰,细节动人。
雷军多次和员工提到,好的观点应该是大白话,所有人都听得懂,而且能直指人心,被人记住,像“台风口上猪都能飞”。
2018年,小米集团在香港上市,雷军在公开信里写道:“厚道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2018年7月9日,中国香港。小米集团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雷军出席敲锣仪式。
2020年,小米创办10周年,雷军在演讲中说:“优秀的公司赚取利润,伟大的公司赢得人心。”
这些话都成了金句,为粉丝津津乐道。
接下来就是为观点提供支撑。黎万强曾回忆:“每次帮雷总准备发布会演示文稿,讲到产品技术时,他都会叫负责该技术的工程师在白板上画原理图。他说只有自己弄明白了,才知道演示文稿怎么写,才能自信地讲给用户听。”这成为雷军保持多年的习惯。
在今年2月27日的发布会上,提到小米汽车SU7 Ultra的1548匹马力,雷军类比道,家用车一般是150匹,小米SU7 Ultra是普通家用车10倍的动力。
雷军还擅长讲故事。
2021年,小米新品发布会,雷军的演讲主题是“我的梦想,我的选择”,演讲历数了小米股票破发、尝试高端之路、被美国国防部列入当时针对“军事企业”的相关清单等“至暗”时刻。末了,他又讲了自己的个人选择,“只是个普通的工程师,追求梦想,做自己热爱的事情”。
接下来几年,雷军的演讲主题分别是“挫败的馈赠”“成长”“勇气”,演讲中,他将自己和小米的故事娓娓道来。
但对于网上那些神化自己的细节,他也会进行澄清:“我并非高考状元,未曾达到700分的高分,人生低谷时也并未拥有40亿冰冷的资金。”这些澄清有一种“克制的幽默”,和谣言一起,在网络上被大范围传播。
“雷总是产品大师,也是传播大师,团队只是他的辅助。”梅泽亮总结,“他相信做产品、做营销都可以找到好的方法论。”
2020年,范海涛访谈了小米初创团队、高管等100余位人士,写了《一往无前》一书。她表达了和梅泽亮类似的观点,“涉及重大产品的定义、公司的重大决策,雷军一定是拍板的、重度参与的那个人。包括给公司写传记这件事,他会根据很多综合信息自行判断,把所有人的作品都看一遍,然后看谁更合适。这是我发现他跟很多CEO(首席执行官)不一样的地方。”
直到写完书,范海涛才意外得知自己是7名备选作者之一。和雷军第一次见面,两人只聊了1个小时。
“1小时其实聊不出太多东西,我说我写过某某人的传记,他马上就说‘我看过’,而且清楚地知道这本书卖了100多万册,觉得这本书的文字调性是他想要的。我当时并不是最出名的传记作者,可见,他在选人之前就已经想好怎么选了。”
发布会请粉丝到场
演讲台上的“传播大师”,只是硬币的一面。
范海涛坦率地说,雷军本质上是一个内敛的人,可能演讲并非他最喜欢、最擅长的事,“乍一看,他就像那种长大了的好学生,你不会把他跟好玩联系在一起,但我感觉他内心深处是狂野和浪漫,还有点摇滚。像‘Are you OK(你还好吗)’鬼畜视频的流行、与董明珠的一块钱赌约,都跟他的个人风格相关。”
很多小米员工知道,雷军喜欢滑雪。今年春节,雷军滑了6天雪,而且滑的是野雪(指自然雪,非专业场地),“我每天都穿梭在雪场的山坡和树林之间。这几天山上一直在下雪,厚厚的粉雪让体验无与伦比”。
·2025年2月3日,雷军发在微博上的滑雪照。(图片来源:雷军微博)
有人评价他滑雪风格激进。他不以为然:“我滑了8年雪,从来没摔伤过。”像是一个隐喻,企业家雷军的人生课题是:找到一个新冒险的领域,如何安全漂亮地一滑落地?
在范海涛看来,这种反差感正是雷军“路人缘”好的重要原因。在社交媒体上,她写道:“内敛和张扬这两个非常矛盾的元素,是怎么神奇地融合在一个个体的身上,并不知不觉成为一个中国故事代表的?”
梅泽亮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真诚。
一张流传颇广的照片是2024年小米汽车交付仪式上,雷军给首批交付的小米SU7车主弯腰开门。到了今年,小米SU7 Ultra首批交付时,雷军又给车主当司机,再次引发关注。
·2025年3月2日,小米SU7 Ultra首批交付,雷军担任试驾司机。(图片来源:雷军微博)
“你可以说他搞事件营销,但我更相信他真心地想跟支持小米的用户当面说一声‘谢谢’,跟‘米粉’交流也是他发自内心喜欢做的事。”
梅泽亮提醒记者,其他发布会基本上是请媒体和网络大V到场,而小米的发布会大部分是请“米粉”到场,“小米SU7发布会,有真正喜欢科技产品的年轻人,愿意自费从边远地区坐着绿皮火车来,认真听完这3个小时”。
“其实,雷总特别擅长一对一(沟通),但一对多,像发布会和演讲,他也有压力。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擅长零售,不擅长批发。一对一沟通,很少有他说服不了的人。”
梅泽亮回忆自己和雷军进行二人谈话的感觉,就是“完全被笼罩在他的话题方向里,感受他的人格魅力”。所以,赶上紧急项目时,身边优秀的年轻人愿意工作到凌晨3点,“但依然每天都很兴奋,因为想干事业、长本事”。
梅泽亮记得,小米上市前,华润五彩城办公区只有两部电梯。每天一到上班时间,员工密密麻麻在排队,“雷总大部分时间挤不进去,也没人给他让。他就自己去爬楼梯,爬到十几楼”。当时,办公区的会议室也少,有时雷军开会超时,后边定了会议室的同事会催,他也不生气。
也是在小米上市前,一次,雷军在二人聊天时,突然问梅泽亮:“你有没有发现身边70%的人一整天都在‘摸鱼’?”梅泽亮不知道怎么回答,反思自己的团队可能不够努力,“他这么问,显然表明他看到了一些事实。不是每个员工都愿意拉着行军床在办公室里奋斗,但他希望倡导的是一种奋斗文化,希望一批又一批充满自驱力的人跑得很快”。
“全员微博人”
早在金山时期,雷军就展露出营销方面的天分。
周鸿祎在1995年结识雷军。在当年的中关村,二人谈论着未来的各种可能性,甚至提出过卖水、卖盒饭的想法。
周鸿祎回忆,雷军说,如果去卖水,要请刘德华做代言人,就叫“忘情水”。“如果去卖盒饭,会做得如何如何不一样——大家都看不起,觉得这是一个什么生意——但他连这些都能讲得非常有逻辑性。”
黎万强2000年加入金山时,雷军已经是金山CEO。他回忆,雷军当时的营销风格“很彪悍”“长枪大阵”“风暴式营销”,讲究“海陆空”三军并进——“空军”是整体市场造势,“陆军”指组织地面推广团队线下传播,而“海军”则是选择各路销售渠道进行合作。“那时,我们会提一个相当‘高大上’的提案,比如‘红色正版风暴’‘龙行世纪’……做成声势浩大的营销事件。”
1999年,金山发动“红色正版风暴”活动,雷军将两套软件从168元下调至28元,3个月销量突破110万套,创下当时中国正版软件销售的历史纪录。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候,他已经很懂得怎么去发动用户。这一方面当时是我完全不懂的。”周鸿祎说。
这些打法和如今讲究“潜入式互动”“润物细无声”的小米略有不同,但当时的一些思维延续至今。2011年,小米MIUI论坛发展到50万用户,依靠的是论坛发酵、口碑传播。黎万祥在书里讲述了更多相关的细节。
那时,他们开始找小米手机的营销负责人,两人见了若干人,都很失望,“来的人总爱跟我们说,‘你去打广告’‘你去开实体店’……”
两个月过去,还未找到合适的人,雷军便喊黎万强做手机项目的营销。在项目初步启动时,雷军就问他:“你能不能不花1分钱做到100万用户?”
以论坛、微博等起家,自媒体传播至今仍是小米的优势。2012年,雷军和几名联合创始人出演《我们的150克青春》微电影,为小米手机青春版作宣传。这条微博创下了当年微博最高转发数——200多万条转发。
·2012年,雷军(左四)出演《我们的150克青春》微电影。图为影片宣传海报。
梅泽亮告诉环球人物记者,雷军的微博都是他自己编发,他每天花很多时间看留言。“一次开会,他出去了一下,就那么一会儿,一看,他发了两条微博。”
如今,雷军一个人活成了一个新媒体矩阵,抖音、微博、小红书,各平台他都入驻。小米高层更是“全员微博人”“全员抖音人”,其中就包括小米集团合伙人、原金立手机老板卢伟冰。
当卢伟冰在视频里晒出高管团队全家福时,网友们“挑事儿”了:“雷军小伙子有福气和卢总合影。”
围绕小米集团高管,网友们还衍生出各种富有想象力的梗。就在卢伟冰晒出的视频评论区,有网友问:“合照咋没见我王腾大帝?”——负责红米手机业务的总裁王腾,被网友们“喊话”顶替雷军。
评论区成了“许愿池”
雷军的个人IP,也为小米生态的打造作出了贡献。
南京大学营销与电子商务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初星宇注意到,“去年小米的新品分区洗衣机,是小米根据雷军抖音评论区的网友诉求完成的,这不仅显现出和消费者沟通的意愿,更是把消费者需求放在第一位的体现”。
于是,雷军的评论区成了年轻人的“许愿池”,甚至有网友喊话雷军造卫生棉。
不过,当流量大量涌入的时候,隐忧也随之出现。
初星宇告诉环球人物记者:“个人打造的IP形象,需要长期保持正面印象。当个人形象产生负面印象时,过往积累的好感和信任会崩塌。由于个人IP与品牌密切联系,这种负面效应会迅速传导,造成对品牌的负面影响,使品牌口碑受损。”
2015年,雷军“Are you OK(你还好吗)”的鬼畜视频虽不属于负面事件,却也让雷军的亲民形象深入人心,加深了小米手机“高性价比”的标签,影响其向高端市场进军。小米Note2就一度请实力派影星梁朝伟来代言,最终还是因各种原因停产。
·网友根据雷军演讲中的“Are you OK”制成鬼畜视频。
·小米推出的Are you OK手型版气门芯帽。
“从社交媒体的影响力而言,雷军个人IP的影响力似乎超过了小米品牌。小米品牌依托于个人IP发展,就会有一定的风险。这对传统制造企业、互联网企业都是一样的。”初星宇说。
对此,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有同样的关切。“网红企业家容易走到歧途上。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本是最好的制造业公司之一,但在董事长韦尔奇成为明星董事长以后,GE变成了资本市场的网红,投华尔街所好,没有真正的长期主义和科技创新。继任者伊梅尔特意识到GE对未来产业的研发投入不足,着手改革,却经常遭到投资人的否定。”
梅泽亮的看法则不一样。在他看来,小米的产品始终是雷军能够打造个人IP的基础,而且,“小米从创业第一天开始,就是一个创始人去卖产品的公司”。他反问记者:“你会担心乔布斯跟苹果公司捆绑得太紧吗?”而且雷军打造个人IP也有原则,“社会争议话题他不参与,跟小米不相关的话题他不参与”。
无论雷军意愿如何,前所未有的流量裹挟着各种声音,不断影响着舆论的走向。有网友发文章称,目前网上基于雷军的讨论“严肃议题太少”“一股子饭圈味”。于是,这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对雷军相关的帖子点了“不感兴趣”。
雷军又一次踩准了流量时代的台风口,而他的长跑还未结束。一名真正的长期主义者,将在更长的未来里得到检验。
本文为节选
全文刊载于2025年第6期
《环球人物》杂志
总第5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