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藏山海情
夏天的“太阳宝座”西藏林芝,阳光格外明媚。今年18岁的藏族少年朗加正在林芝市巴宜区八一镇玉麦村家中休息,同时照料着家里小卖部的生意。
而就在两年前,他还处在两眼即将完全失明的危险边缘。正是在广东援藏队的帮助下,朗加的眼睛“明亮”了,人也开朗了,心中有了当一名厨师的梦想。看着广东援藏干部,看着儿子,母亲白宗发自内心地说:“你们都是我的亲人!”
杨静与朗加合影。南方日报记者 张梓望 摄
广东援藏28年来,一批又一批的援藏干部人才坚持深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广泛深入开展“结对结亲、交流交融”,结下了深厚的粤藏山海情谊。援藏干部人才心中有“亲戚”,农牧民群众心中有“亲人”,谱写了粤藏一家亲的民族融合新篇章。
一场跨越山海的接续救治
2020年,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干部与玉麦村村民益西顿珠一家结为“亲戚”。朗加是益西顿珠的大儿子,当年16岁,于8年前被确诊为“1型糖尿病”。“他初中只上了一个星期的学,就不得不休学。”说起朗加的病情,母亲白宗颇有些无奈。
2020年9月中旬,朗加病情加重,双眼疼痛,看不清东西。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巴宜区工作组立即向工作队临时党委汇报并安排朗加到林芝市人民医院就诊。经广东“组团式”援藏医疗专家、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医师杨静初步诊断,怀疑朗加是因自身免疫缺陷引起的“边缘性角膜溃疡”,由于医疗设备和药物受限,在林芝继续治疗可能会有角膜溃疡穿孔导致双眼失明的风险。
在广东省援藏工作队的协调下,朗加到广州中山眼科中心住院并确诊。但医生发现他的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眼睛康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于是,朗加又被转入广东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进一步治疗糖尿病。当年9月底,视力好转、血糖平稳的朗加康复出院返回林芝。
“朗加的病情,牵动着广东一批又一批援藏医疗专家的心。”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干部陈全说,从第五批“组团式”医疗援藏的梁颖博士、第六批的杨静博士到第七批的林小鸿医生,还有广东省中医院选派到林芝市藏医院的蒋丽博士,都在接棒并关注着朗加的治疗。“从前方援藏工作队临时党委、医疗工作组和巴宜区工作组,到后方的优质医疗资源,前后方联动,正是广东援藏的优势所在。”陈全说道。
但由于病情反复,从2021年开始,朗加的视力不断下降,到年底几乎失明。广东省援藏工作队又联系到山东省眼科医院,由史伟云院长操刀,在爱心企业广东佳悦美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资助下,完成了部分板层角膜移植术。
“谢谢!”这是今年5月26日手术后的第二天,朗加在本子上写下的字。此时,距他上一次动笔写字已经过去了1年多。术后,朗加右眼裸眼视力恢复到0.02左右。7月1日,朗加在母亲白宗陪伴下,现身“粤藏同心 山海同行”广东援藏“七一”主题党日暨粤林交往交流交融联欢活动现场,亲手为广东援藏干部敬献哈达。
一场跨越山海的接续救治,让朗加的眼睛“明亮”了,但他并不是唯一的受益者,广东省援藏28年来,医疗卫生支援始终是民生支援的重中之重,通过连续性技术人才支援和项目资金支援,在整体上有效完善了当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从根本上极大提升了当地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特别是广东省第九批援藏以来,推出了“高原治未病”专项行动,开展了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免费救治“惠心”行动、白内障免费救治“光明”行动、唇腭裂儿童免费救治“微笑”行动和农牧民骨关节手术补助“健步行”行动,协调安排援藏资金和动员社会捐赠资金数百万元,为众多患者解除病痛,并打响了“中医进雪域 藏医进南粤”粤林中医藏医交往交流交融品牌,得到了林芝市干部职工和农牧民群众的广泛称赞。
一幅憧憬未来的美丽画卷
7月,林芝进入了松茸季。随着朗加术后恢复得越来越好,白宗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盘算着与丈夫进山采集松茸。而前段时间,白宗在巴吉村(玉麦村为巴吉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的世界柏树王园林景区的摊位上,向游客售卖土特产和水果等。
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干部卢达明告诉记者,为了给朗加治病,益西顿珠家欠下了20多万元债务,加上糖尿病的治疗费和营养费,家庭负担很重。
“摊位是免费的,游客多的时候,每天可以收入百来元。”白宗告诉记者,最好卖的是当季的水果,而采集的松茸和灵芝等根本不愁销路,广东援藏通过“7+2”消费援藏平台,2020年就帮她带来2万多元收入。
巨柏是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更是濒危树种,当地群众习惯称之为“大柏树”。景区有大小柏树近千棵,其中千年以上柏树396棵,还有一棵树龄超过3200年的“世界柏树王”。
早在2000年,广东省投资220万元修建了“世界柏树王园林”,这一独特的生态资源得到初步保护与开发。2015年,广东援藏再投资1600万元,援建摊位62个。在“十四五”规划3800万元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广东省援藏工作队和东莞市再筹措资金2800万元,整个项目总投资达6600万元,主要用于巨柏保护、景观提升、5A级景区创建规划等。
“景区现在是国家4A级,听说还要按5A级景区规划打造。”白宗兴奋地说,以后游客会越来越多,到时位于玉麦村口的“藏家乐”欢迎来自广东的亲人们。
巴吉村世界柏树王园林景区提质扩容项目的建成后,将与嘠拉村“桃花源”景区、广东重点援藏项目鲁朗国际旅游小镇等串珠成链,成为318国道上更为美丽的一道风景线,而朗加的“亲人群”“朋友圈”也将在圆厨师梦的同时,愈加巩固和壮大。
一条民族交融发展的“快车道”
前不久,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集中返粤时,白宗一大早来到驻地,向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领队刘光明献上哈达,为广东的亲人们送行。
为了帮助朗加一家增加家庭收入,广东省援藏工作队积极引入企业,在朗加家的庭院里办起了“藏家乐”。
院墙上,红皮土豆、羊肚菌、松茸等卡通彩绘显眼夺目;院子里,“藏家乐”已基本建成,白宗种下的车厘子、蟠桃、李子等果树和菜地保留完好。
白宗高兴地说,去年将庭院租给了企业,租金有6万元,今年将重新签订租赁合同,租金提高到了7万元。此外,去年玉麦村村集体出租土地有收入分红,又得到了3万多元。
对口支援重在授人以渔。白宗一家在巴宜区布久乡还养了9头牦牛、两只藏香猪,菜地里的白菜、萝卜都是现种的,“现在学学企业怎么运营,到时自己开藏家乐”。而朗加笑着告诉记者,他很喜欢做饭,以后想当一名厨师。
“要不去林芝市高级技工学校参加‘粤菜师傅’培训?”
“我肯定不行,我怕菜刀切到手,我还是做我最拿手的红烧鱼。”
交谈中,朗加虽然没有完全走出疾病的阴影,但希望的风帆已经升起。
帮扶朗加一家是广东省援藏工作队“结对结亲、交流交融”行动的一个缩影。3年来,广东援藏干部与170户726名农牧民群众结亲,广东67个市县区与林芝所有县乡结对帮扶,医疗、教育对接实现全覆盖,并创新开展了园区结对、企业结对。
今年从韩山师范学院毕业的伍思欣说,作为“校地共建”的支教大学生,去年9月来到林芝市米林县南伊乡琼林村幼儿园,成为珞巴族和藏族儿童的“大朋友”,后来又申请延期直到今年6月27日离开,真切地感受到了与孩子们分别时的“不舍得”和广东援藏在助力固边兴边富民上的“舍得”。
省援藏援疆办对口支援合作一处金星说,广东援藏注重“造血”式产业援藏,不断强化整体产业体系、重大产业平台的支援建设。林芝市政府副秘书长、林芝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向巴次仁说,广东援藏推动佛山高新区、东莞松山湖高新区、珠海经开区与林芝经开区结对共建产业园,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在粤林产业园落户广东企业8家、澳门企业2家,建立了6间研发实验室。粤林产业园在深化交往交流交融中,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同粤港澳大湾区有机“链接”,引领援藏工作开创新局面与助力林芝建设西藏改革开放先行区有力对接,广东援藏与林芝各族人民群众手拉手、肩并肩、心连心,助力经济内生动力增强提升,推动产业就业增量提质,全方位促进民族交往交融增进提效,已然交织构建起一条民族交融发展的“快车道”,倾情描绘出一幅繁荣兴旺、团结和谐的美丽幸福藏东南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