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和老花能抵消吗?不同年龄人群的屈光手术有何特点?老花治疗需要注意什么?全国多位眼科专家围绕“关爱38岁以上屈光不正人群眼健康”等议题展开讨论,纠正中老年近视矫正中的误区,为中老年眼科健康现场“支招儿”。
近视和老花是“两码事”
针对“近视和老花可以相互抵消”这一误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陈跃国表示,近视和老花是“两码事”。
他谈到,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当眼睛的屈光系统和眼睛的轴长不相匹配的时候,近视患者的光线聚焦点位于视网膜前面,从而在视网膜上成为一个虚像;远视则正好相反,光线落在视网膜的后面。而老视是人眼的调节问题,不属屈光不正这一范畴。
人的视线从远移到近需要改变。看近处的时候,晶状体必须变凸,这样才能够得着近处的目标。随着年龄增加,晶状体弹性下降,睫状肌的功能减弱,晶状体变凸的形态就会发生影响,以至于看近的时候看不见,要放远才能看见。
一些人产生“近视的人不会老花”这一误区的原因是,近视需要戴凹透镜,而老花要补偿看近看不到的问题,就需要戴一个凸透镜,所以在镜片矫正上,凹透镜和凸透镜正好起到抵消作用。
原本有近视的患者发生老花后,如果是近视度数比较低的人,就可以通过这个现象来补偿看近的需求,但是如果近视超过300度,在老花后就需要两个度数的镜片,一个度数较高,用来看远处;另一个度数较低,用来看近处。
因此,近视的人也会老花。当近视超过一定度数,可能看远和看近就需要用两副眼镜,或者配渐进式的变焦眼镜。
个性化屈光手术已是主流近视矫正手术
针对临床对年龄相关性调节不足屈光手术形成的误区,全国多位眼科专家共同编撰了《中国伴年龄相关性调节不足屈光不正患者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专家共识》(以下简称《专家共识》),旨在为临床规范化开展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矫正年龄相关性调节不足屈光不正提供指导。
重庆白继眼科医院主任医师白继通俗解释了“伴年龄相关性调节不足”这一概念。他谈到,人眼在看近的东西时需要一定调节力,随着年龄增长,调节力的下降就是伴年龄相关性调节不足,而这个调节力的绝对不足就是老花,一些老年人到了六七十岁,必须戴花镜才能看到;有的人在40岁时因为调节力下降也会产生老花,只不过程度较轻而已。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米生健谈到,近几年,在临床接诊中,自己为40岁以上屈光不正人群进行手术治疗的比例较低,这与医生的手术理念、手术设备和技术方式等都有关。
他表示,早些年,医疗机构屈光手术的普及程度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有些医院没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医师的临床经验不足。相较38岁以下人群的角膜屈光手术,为38岁以上人群进行手术更为复杂。在十几年以前,一些眼科医生甚至会建议40岁以上不要做屈光手术,因为“马上就要老花了”。
随着近年来屈光手术的发展,个性化屈光手术已成大趋势,在临床中有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医生也有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在为38岁以上调节力不足的屈光不正人群开展角膜屈光手术时,就变得越来越游刃有余,“通过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临床结果也非常不错。”
老花治疗需更有针对性
如果既近视又老花,还能做屈光手术吗?米生健表示,对于老花的治疗而言,针对不同人群也有不同的方案。
第一种是非手术疗法,随着年龄的增长,老花人群的度数会越来越高。没有屈光不正的老花人群就要逐步戴上老花镜。
对于有屈光不正的老花人群,如果是300度以下轻微的屈光不正,看远的时候就需要戴上近视眼镜,当老花比较明显后,看近的时候就需要把近视眼镜摘掉;对于近视度数达到了300度甚至更高的老花人群,在生活中看远看近时,就需要各一副眼镜。如果要看得更加细致精确,可能需要看远、看中、看近各一副眼镜,或者是配双光镜、渐变多焦眼镜。
此外,这类人群也可采用角膜屈光手术治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屈光专业组副主任翟长斌介绍,随着技术的进步,如今,近视眼的屈光手术越来越安全,“像爱尔康‘睛春CLEAR-Q’个性化角膜激光屈光手术,通过激光改变角膜Q值来增加景深,不仅可以治疗近视和散光等造成的远视力的下降,也能解决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调节力下降而造成的近视力降低的问题,从而帮助患者同时达到很棒的远视力和近视力,延缓老花的发生。”
他指出,二十年前的近视眼激光手术还要“动刀子”,现在的近视眼手术为全程激光无刀手术,“我们先用飞秒激光制作一个角膜块,然后再用准分子激光。飞秒激光的精度是正负5微米,而准分子激光是0.25个微米。所以整个过程的安全性非常好,这也是屈光手术在这几年比例在一步步提高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