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 本报记者 李洁摄/光明图片
西安国家版本馆暨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文济阁,南倚秦岭,北望渭川。
7月30日,当记者穿过高低错落的亭台楼阁和汩汩喷涌的文济泉,抬头望见,高台之上,天禄麒麟守护着大气磅礴、充满汉唐雄风的文济阁。
盛世修典兴藏。中国国家版本馆是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将永久保藏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传承价值的各类版本资源,是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展示大国形象、推进文明对话的新标识。
汉唐气象 展现中国精神
“藏之名山、传之后世”,作为中国国家版本馆“一总三分”的分馆之一,西安国家版本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领衔设计,依秦岭而建,以“山水相融、天人合一、汉唐气象、中国精神”为设计主导思想,总体格局力求方正、大气、典雅,并利用山峦地势起伏,形成中心对称、园林交错的建筑景观。
汉代长安国家图书馆、档案馆的天禄阁、石渠阁等均为高台建筑,保藏中心作为西安国家版本馆核心功能区,也延续继承了高台建筑的形式。在建筑造型方面,保藏中心主阁居中采用重楼庑殿顶,两侧辅阁采用重楼攒尖顶,以秦岭山石制作的高台墙面和以现代材料、绿色技术构筑出的缓坡大挑檐坡顶,将粗犷质朴的肌理与绿色环保的科技相融合,彰显出陕西在新时代历史文化发展与科技绿色创新的活力。
拾级而上,踏入保藏中心序厅,一排长90米、高20米的四层巨型通顶书墙让人震撼,这里集中陈放着上万册典籍不同时期的不同版本。摆放在这些典籍版本前面的,是两尊寓意守护的天禄麒麟雕塑。这两尊雕塑借鉴了体现汉魏古风的汉代及南朝麒麟造型,辅之以唐代石兽的经典造型细节,综合体现了汉之雄浑、唐之华丽以及新时代之文化奋进。
国家版本馆以守护典籍安全为核心诉求,选择中国瑞兽天禄麒麟来守护,还有其深远的文化含义。“天禄阁是中国最早的藏书阁名,汉代就与图书典籍产生了文化联系,此后,‘天禄’作为藏书阁名,一直被后世所沿用。”西安国家版本馆工作人员介绍,另一方面,麒麟也是我国版本学史上的重要意象,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成书于麒麟出现在鲁国的那一年,因此也被称为《麟经》,也就是《麒麟经》。麒麟作为上古传说中的仁兽,代表敬贤仁正、盛世恢宏的大国文化气象。
展藏结合 讲述文明故事
什么是版本?简单来说,中华版本包括古今中外载有中华文明印记的各类版本资源,不仅有我们传统意义上承载中华民族厚重历史文化的古籍、青铜器等,还包括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报刊、钱币、粮票等,甚至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磁带、胶片、影像,乃至健康码的第一行代码,都属于版本资源。版本的载体不仅有陶石兽骨、金属竹木,还有虚拟的数字化存储。
版本是记录历史、见证文明的“金种子”。从时间维度上看,包括中华文明有文字记载以来产生的古籍和近现代的版本资源;从地域维度上看,包括港澳台、亚洲乃至全球中华版本资源;从语言文字维度上看,包括载有中华文明印记的汉文、少数民族文字、盲文和各种外文版本资源;从类型维度上看,包括从正式出版物版本到印刷版本、特殊版本和数字版本。而国家版本馆就是保藏国家版本资源和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的地方,全面履行着国家版本资源保藏传承职责。
展藏结合,在西安国家版本馆借阅中心,一位年轻读者正在使用西安国家版本馆馆藏查询系统查找《论语》的具体位置,另一位老年读者正在将纸质版《周易》放在电脑配套的特质放大器下研读。“借阅中心是完全对外开放的,除了查询书目、阅读书籍,我们还专门为视障人士配置了专用电脑、输入板和读书机等,让他们也能从中华文化中感受到光明的力量。”借阅中心负责人说,此外,这里还可以为读者提供学术沙龙、教学研讨等服务,VR体验区还将为读者提供沉浸式文化体验。
“这个云锦看上去好漂亮!”在《楮墨遗珍 万里同风——丝绸之路版本展》展览中,一位观众指着墙上的云锦惊叹道。丝绸之路自西汉全线贯通以来,横跨亚非欧三大洲,作为古代丝绸之路起点的长安,留下了众多文化遗产。展览展出的600余种展品以陕西典藏为依托,展现了丝路发展演变及丝路沿线版本形式的发展变化,同时也为新时代“一带一路”伟大构想和恢宏实践提供了文化支撑和历史依托。
“快看,这是我们学过的《纪念白求恩》的版本展示,没想到这也在版本收藏范围之内。”在《赓续文脉 踔厉前行——中华文化经典版本展(西部篇)》展厅,记者循着声音,看到几位身穿校服的同学正在认真学习记录。1743种代表性展品,包含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徽章牌匾、钱币邮票和印刷机、发报机、话筒、留声机等。另外,展览还设置了多组场景雕塑和多媒体互动模块,使观众在体验中感受中华文化经典。
立足陕西、辐射周边省份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西安国家版本馆作为“中华版本传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讲述着版本视角下的文明故事。(本报记者 李洁 张哲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