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先后颁布了多个加强和指导学校美育改革的重要文件,确立了发展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美育目标。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学校美育工作,促进美育目标的达成,我们对全国七大行政区划的7个市、21个区(县),共计189所学校9至18岁儿童的审美素养进行了调查,累计发放问卷79207份,回收有效问卷71546份。运用描述统计、差异分析、夏普利值分解以及中介效应模型等计量方法,对当前我国儿童审美素养现状、群体差异和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结论与建议如下。
素养现状
总体水平中等偏上,具有多元的艺术生活和偏好,但能力有待提高
调查数据显示,约90%儿童的审美素养得分高于问卷设计的平均水平。其中,近三成儿童的总体审美素养达到了较好水平之上,而9.54%的儿童处于平均水平之下。绝大多数儿童拥有至少一项艺术爱好,从事最多的艺术活动分别是画画与唱歌;儿童主要通过电视和网络了解艺术,而较少通过剧院和广播;儿童最喜欢的流行艺术分别是流行音乐、动漫、网络游戏;对于最喜欢的艺术作品,儿童呈现出多元偏好。
儿童将美和艺术的知识技能运用于个人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待提高。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儿童对于什么是美、什么是艺术有比较正确的认知,能充分认识到艺术对于自身情感表达和生活充实具有积极的价值,而且具有提高自身审美素养的意愿,但他们的审美想象和审美创造得分都较低,略高于平均分,尤其是感受、创造的独特性方面较为薄弱。比如,有23.7%的儿童表示在画画时,很难有和其他同学不一样的创意设计;21.2%的儿童不善于从很普通、很平常的场景或事物中发现它独特的美。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重学科知识、技能掌握而轻运用能力形成、重记忆和训练而轻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的美育现状。
儿童现场欣赏艺术的次数过低。调查显示,73.4%的儿童一年中现场观赏艺术的次数在两次以内,其中近三成儿童表示从未到现场观赏艺术,且现场欣赏艺术不同次数的儿童审美素养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相比于通过网络、电视或画册等媒介接触艺术,对原作或现场演出的观赏,能够给人更为丰富和直观的审美体验,有助于拓宽其艺术视野,提高其艺术欣赏和创作能力。同时,统计结果显示,年级越高的儿童现场观赏次数越少,且62.9%的儿童感到学习紧张繁忙、压力大。因此,儿童现场观赏艺术次数少的原因可能不在于他们不喜欢艺术,而是平时学业过多导致缺少去这些艺术场所的时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儿童的学业生活中审美、艺术生活比重较小。
儿童的艺术素养欠佳。调查显示,虽然儿童的生活审美素养达到了较好水平,但在艺术审美素养方面却仍处于中等水平,具体表现为1/3以上的儿童还不具备欣赏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对于美术作品,有43.8%的儿童仅能从作品引起的愉悦感程度或以形象是否逼真的写实主义标准评判作品水平高低。对于音乐作品,18.9%的儿童只是觉得好听,但说不出具体好在哪里。同时,儿童的艺术创作和表达能力也较低,21.1%的儿童几乎不画或不会画,仅有11.3%的儿童不仅能够独立创作,而且能想到一些别人没有用过的材料、表现方式;20.6%的儿童不会唱歌或唱歌经常跑调,只有8%的儿童能够进行简单的歌曲创作。儿童在这些方面的能力欠缺,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前艺术教育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忽视对儿童将艺术知识和技能进行迁移和运用能力的培养,即当前的艺术教育关注儿童艺术技能而非艺术素养的发展。另外也反映出,艺术教育中艺术观念和内容的相对陈旧和局限,传统写实主义的艺术观还是课堂主流的评判标准,音乐课基本就是唱歌课,较少关注学生音乐创作知识和能力培养。
群体差异
男生、初中生、父母初中学历、双亲缺位这几类群体的审美素养水平较低
从性别角度看,女孩审美素养高于男孩;从学段来看,儿童审美素养水平从小学到高中呈现递减趋势。
从地域来看,儿童的审美素养呈现出从农村乡镇到大中城市明显的递增趋势。华东、华中和华北地区的儿童审美素养指数平均得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南、西北、东北和华南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双亲家庭儿童的审美素养高于单亲和双亲缺位家庭的儿童。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的儿童的审美素养高于父母受教育程度低的儿童。这些差异说明,当前我国儿童审美素养水平还不均衡,部分儿童群体的审美素养水平亟待提高。
影响因素
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儿童审美素养发展中发挥作用不同,影响程度为“个体>家庭>学校>社会”(“>”为“大于”)
好奇心是影响儿童审美素养的首要因素,而且随着学段的升高,好奇心影响作用越来越大。好奇心是人们对新奇、未知事物关注和探索的内驱力,没有这种欲望,个体很难与世界的美好建立联系,也就不可能激起审美体验和感悟。本研究发现,儿童好奇心与审美素养高度相关。相关研究也表明,面对不同艺术作品所产生的正负向审美情感都与好奇心有着高度相关。可见,好奇心的强弱直接影响了审美情感的细腻和丰富,而审美情感正是审美素养的重要维度。个体的生活态度对儿童审美素养发展的作用处于第二位。这表明,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乐观平和面对生活中成功和失败的儿童,更能以开放的心态去发现、感受和创造美好。
父母的艺术爱好通过亲子间的交流和分享,实现对孩子审美素养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喜爱艺术的母亲比喜爱艺术的父亲对儿童审美素养的影响更大,并且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母亲的影响作用将越来越大。此外,父母自身的艺术爱好并不能直接影响孩子的审美素养,需要亲子之间的审美互动作为中介发挥作用。
学校的美育资源相比艺术课堂教学对儿童审美素养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学校美育资源是影响儿童审美素养的第三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校园环境、校内艺术活动对儿童审美素养的发展具有高贡献率,而场地设备对儿童审美素养发展的贡献率相当低,只有0.34%。
教师素养在学校美育资源影响儿童审美素养发展中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一所学校即使环境再好、活动再多,如果没有教师在其中有意识地组织、设计和利用,这些资源也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相较于课程开足开齐而言,教师的教学质量对儿童影响更为重要。这意味着,在目前尚不能开足开齐美育课程的学校,提高现有艺术课程的质量是学生审美素养发展的关键。当然,从这次调查看,仍有39.5%的儿童表示艺术课在期中期末考试复习阶段会被占用;49.3%的儿童认为学校美育教育场地、设备和资源等相对匮乏。这些需要引起学校的关注。
社会美育信息传播不畅或难以获取将大大影响美育资源作用的发挥。调查显示,社会美育资源和美育信息都对儿童审美素养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且美育信息传播在社会美育资源影响儿童审美素养发展中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因此,社会美育机构要积极考虑如何将这些信息通过更加便捷、更加广泛的渠道向公众传播,吸引更多的受众参与美育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美育的价值和功能。
影响差异
不同因素对不同性别和学段儿童审美素养的影响存在差异
女孩审美素养发展更依赖于个体因素的激发,激发女孩对生活和外在世界的好奇心,对于提高其审美素养有很大作用。男孩审美素养发展更依赖于家庭、社会等外在因素的促进,如果父母能经常和男孩进行关于审美、艺术的互动,所生活区域具有良好的审美氛围以及学校有更多的美育资源,将能促进男孩审美素养的发展。
小学生审美素养发展更多依赖于和父母一起参与、分享和交流审美艺术活动,学校艺术教育的质和量对初中生审美素养发展影响更大。给予高中生更多校内外专业艺术学习资源,并且和母亲积极互动,能较好促进其审美素养发展。
教育对策
从学科走向素养定位,家庭、学校、社会合力促发展
尽管当代中国儿童审美素养总体状况尚可,但还未达到较高水平,群体的差异性还比较大。针对现状和问题,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更新美育观念,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促进儿童审美素养发展的合力。
美育应从学科知识技能传授,转向面向实践和现实生活的审美素养培养。儿童审美素养短板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科知识本位、突出技能训练的弊端。素养不只是知识技能的掌握,它强调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的综合运用,跨学科的整合意识和运用,以及知识、技能与现实生活、运用领域和情境的联系。新时代美育定位应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将审美、艺术的知识、技能综合运用于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并且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与媒材、富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教学方式和鼓励个性发展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审美想象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家庭美育应积极创建以情感为纽带的亲子审美互动,营造潜移默化的家庭美育氛围。家庭是最重要的影响儿童审美素养发展的外在因素,它具有潜移默化的持久作用。家长除了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美好的物质空间环境,给孩子准备一些审美艺术类的书籍杂志,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艺术素养,多和孩子一起参加文化艺术活动,并在活动中积极分享彼此的感受和想法,实现两代人的共同成长。此外,家长应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尤其在幼年期,要多鼓励和支持儿童询问、观察和探索他们感到新奇的事物,最终使好奇心逐渐内化为儿童的人格特征。
学校美育应更新教师观念,大力开展审美体验和创作实践教学,创建具有艺术美感的校园环境。艺术教育是学校美育的主阵地,艺术教师则是学校美育作用发挥的关键。从现实来看,当前艺术教师需要进一步拓展自身的艺术视野,更新艺术教育观念,开展更加符合儿童审美成长规律的美育教学。美育不应仅仅停留在知识性的讲解和训练上,而应注重体验和创作教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多感官地欣赏和体验,通过主题创设、多学科的交叉、校园艺术活动的开展,鼓励学生将所学所感进行创造性的表达、制作和展演。在校园环境方面,除自然环境美化外,还应着力思考如何运用美的法则改善校园文化环境。
社会美育应发挥资源优势,拓宽传播渠道,与家校联合开展美育活动。社会美育不仅是学校美育的重要补充,而且承担着促进个体终身审美发展的作用。社会文化艺术机构应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开发能够嫁接和拓展学校教育内容的美育课程,组织面向家庭的美育活动,并且通过线上线下等多渠道宣传方式,使这些课程和活动能够广而告之,让更多儿童真正受益。
(作者单位系南京师范大学,易晓明系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杜丽姣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美育话语体系构建研究”[16ZDA110]子课题“以美育为灵魂的当代中国艺术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研究”成果)
《中国教育报》2022年06月16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