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周适逢端午佳节,一件与此有关的“小事”,也应景地走入了舆论视线。此前不久,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等部门批准发布《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要求粽子和月饼的包装层数从最多不超过四层减少为最多不超过三层,同时压缩包装空隙,降低包装成本,销售价格在100元以上的月饼和粽子,应将包装成本占销售价格的比例从20%调减为15%,月饼不应与其他产品混装,粽子不应与超过其价格的其他产品混装。这些规定,看似针对的是特定商品的包装,实际上却与国人过节、购物、送礼的习惯,以及社会的风气有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面对市场监管部门的包装新规,许多嗅觉灵敏的媒体都捕捉到了其中用意,纷纷在端午节前围绕这一专题展开报道与评论。媒体的介入,将粽子包装这件小事“上升”到了更高的层面。不过,见微知著、以小见大,在美味可口的粽子背后,倒也确实有些更严肃的东西可聊。
节前,“新华视点”记者调查采访发现:一些五星级酒店、电商平台销售的粽子,经过豪华包装价格超千元,海鲜、红酒、茶叶等高档礼品成为礼盒搭售标配。有销售人员坦言,高价粽子礼盒大多用于“打点关系”。据报道,不少高价粽子的宣传语直截了当——“送客户领导有面子”。而高档粽子往往不只是粽子,鲍鱼、龙虾、海参、松露、人参等,统统被塞进礼盒。更有甚者,有的粽子礼盒里,搭配物是名贵的红酒、茶叶等,而这些本身就可以作为体面的礼品。
对此,澎湃新闻发表社论,直截了当地提出“让粽子单纯地做个粽子”。文中,评论员写道:“当粽子和‘打点关系’绑到一起,无论屈原还是伍子胥,估计都难为情了。在这个过程中,端午和粽子的意义都被人为异化了。”同一篇文章还提到:“适当的商业化,当然有利于发扬光大这一传统美食,但是过度追逐商业化,也无异于对传统文化的竭泽而渔。对粽子的创新性开发,应该体现在食材筛选、口味调制、质量保障等方面,而不是一味追求华而不实的包装、搭配。这实在是肤浅的、舍本逐末的商业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小小的粽子不仅与民生有关,还与政治有关。多年前,中纪委就曾三令五申,坚决刹住公款购买赠送粽子等节礼不正之风,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还曾推出“清廉过端午 纪检监察机关在行动”专题。当粽子成为某种“隐性腐败”的载体,它便不再仅是一种传统美食了。对此,《南方都市报》发表评论指出:“在商业场景之外,任何奢侈品粽子及其相关赠品流向公务员队伍都值得警惕,‘表心意’与行贿受贿只有一线之隔,奢侈品粽子为权力寻租带来了机会,对公共利益、社会利益形成了挑战,对此应该有充分认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反对过度包装,警惕不正常的迎来送往,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我们在节日期间礼尚往来的文化传统。对此,《光明日报》的评论《限制过度包装 让粽子回归本意》指出:“礼尚往来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正常现象,我们不必将其妖魔化。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也本就有‘礼轻情意重’的美好寓意。那些被豪华包装的动辄数百元、数千元的月饼、粽子礼盒,已经偏离了正常的人际交往轨道,扭曲了其原本承载的节日和人情内涵。遏制过度包装,实际也有助于让月饼、粽子等节日礼品,回归它的本意,让人情往来返璞归真。”
从本质上看,过度包装粽子,并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现象。假庆祝节日之名行乌烟瘴气之实,也不仅存在于端午节期间。每年中秋前后,类似话题也会引发舆论关注。去年中秋期间,《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等主流媒体便纷纷发文强调让月饼回归本质,此前数年更是一贯如此。这也说明:遏制节日不正之风很难一蹴而就,只有月月讲、年年讲,才能逐渐将风气扭转过来。
端午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鲜明的符号。在这个符号中,有典籍中的端庄,也有五彩丝线、菖蒲艾条装点的雅趣,但究其根本,它是维系中国人家国情的纽带,更是传承民族精神的载体。其他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同样有着深刻、厚重的文化内涵。守护这些节日的纯洁本质,需要社会共同发力。也只有以正确的方式过节,才能让这些节日传承千载却又历久弥新。
媒体札记,中青报评论员带您品评一周热点,我们下期再见。
原标题:“让粽子回归粽子” 丨媒体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