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屏时代谈起阅读,很少有人能在第一时间将其与图书馆联系到一起。作为公益性专业阅读服务机构,这是广大基层图书馆不可言说的伤。
有机构统计分析,2020年中国数字阅读产业规模达351.6亿元,增长率达21.8%;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4.94亿元。与此同时,人均纸质书阅读量6.2本,比上年减少2.6本。
在大城市,拥有海量藏书资源、环境优雅舒适,大中型图书馆仍然具有显著的资源及地理优势。而在二三线城市特别是一些边远城市,公共图书馆的利用率并不高。县级公共图书馆作为基层图书馆,如何发展、发挥作用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应该看到,尽管数字化阅读浪潮汹涌,纸质阅读仍然受到很多人喜爱,公共图书馆稳定且小幅增长的用户数量、图书借阅量就是最好的证明。作为传播公共文化、承担社会教育职能的公益性服务机构,图书馆的地位无可取代,其作用毋庸置疑。但如果依然只停留于传统的阅读服务模式,不积极寻求转型突破,那么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未来不免让人忧虑。
近年来,国家对公共文化事业加大支持力度,对全民阅读工作高度重视,在政策支持下,不少县级公共图书馆以全新面貌走入大众视野。但与气派的馆舍、装备齐全的现代化阅读设施设备相比,内核转变才是关键。县级图书馆要在数字化浪潮中生存,就必须将自己打造成百姓的精神家园,让他们在这里充分感受到归属感和满足感、幸福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需求的提高,对图书馆的建设和服务要求也有了更高标准。建设百姓心中的精神家园,首先要摸清楚百姓需要什么、盼望什么。这就要求图书馆的办馆思想要从传统的以藏为主、以书为本,向以用为主、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管理思路转型。图书馆作为文化服务部门,就是要以读者为中心,满足读者需求,把让读者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是县级图书馆公益性的内在要求。
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其相对刻板的建设风格、朴素的陈列方式,已经不再符合年轻读者的审美需求,这就要从空间布局、装修风格上求新求变。但花大价钱去改扩建老旧馆舍,不如规划建设更加新颖的阅读空间。比如近年来应运而生的公益阅读服务机构,在公共图书馆无法完全覆盖、不能满足的区域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它们构建了一个个新型阅读空间,环境典雅、装修现代简约,现代化借阅设备齐全,氛围温馨舒适,深受读者欢迎。以山东省沂源县图书馆为例,该馆与社区联合共建城市书房,有效盘活和利用社区资源,服务方式也更贴合社区居民阅读需求。
图书馆要从管理和服务上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县级公共图书馆建设资金有限,要把钱花在刀刃上,百姓需要什么,图书馆就引进什么,群众怎么方便,图书馆就怎么建设。沂源县图书馆近些年就根据读者借阅习惯变化推出了一系列服务举措。比如改变过去办证手续的繁琐流程,购置和引进了自助借还机、身份证办证机、移动图书馆、图书杀菌机等设施设备,同时通过取消押金、简化手续、数字阅览、网上续借、增加借阅数量和借阅时间等举措,让图书馆真正开在群众身边,并更好地满足了群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