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4月17日电 题:大山里传出“天籁之音”
近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邓小岚同志被追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那一刻,人们的记忆又被拉回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上,她指导的一群来自河北阜平大山里的娃娃,用纯净、空灵的天籁之音演唱奥林匹克会歌。邓小岚用音乐讲述的故事,奏出阜平着力以教育助力扶贫的动人音符。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阜平坚持教育政策优先落实,教育事情优先办理,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教育投入,让孩子们从“没学上”到“有学上”,再到“上好学”,切实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
最好的资源给教育,最好的房屋给学生
地处大山深处的阜平县,是一片拥有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热土,曾经是“贫中之贫”。2020年2月,阜平县整体脱贫摘帽。
别具一格的建筑,绿草茵茵的操场,先进的班班通多媒体……在阜平县龙泉关学校,九年级学生张林鑫用“翻天覆地”来形容学校的变化。
龙泉关镇是阜平最偏远的乡镇之一,距离县城约40公里。龙泉关学校的校园是龙泉关镇最亮眼的建筑,2017年投入使用,综合教学楼、宿舍楼、学生餐厅等一应俱全。
阜平县龙泉关学校校园。
“以前教室简陋,夏天一下雨就变成‘水帘洞’,冬天窗户还漏风。现在山里娃也有了优质的教学环境,不仅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孩子们还能享用营养午餐。”龙泉关学校校长赵建珍说。
龙泉关学校是阜平新建的13所农村寄宿制学校之一。阜平县教体局副局长杨二军说,2013年以来,阜平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给教育,最好的房屋给学生”,在改善办学条件上持续发力,累计改扩建各类学校110余所,孩子们“摸黑走山路,跑着去上学”的历史一去不返。
好教育不光硬件要“硬”,软件也要强。来自北京的邓小岚,生前最后的18年里,尽心竭力于阜平县马兰村的儿童音乐教育,为孩子们播下梦想的种子,带领他们走出大山,在世界舞台上唱出天籁之音。为提高教学质量,阜平县还借力“老校长下乡”、北京西城区对口帮扶等政策优势,引进北京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北京八一学校等名校合作办学,通过特岗计划、交流培训等补充教师数量、提升教师素质,筑牢教育扶贫的根基,让山区娃在家门口就能上名校。
控辍保学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就读于马兰小学四年级的席庆茹是马兰花合唱团的主力队员。参加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演出是席庆茹第一次去北京。“鸟巢很壮观,很兴奋能有这个机会让全世界听到我们马兰的歌声。”席庆茹说。
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马兰花合唱团的孩子们用希腊语献唱。新华社记者 李尕摄
席庆茹所在的马兰村是一个有着700多户2000多口人的深山村。2019年,马兰村实现全村整体脱贫,席庆茹一家搬进了新居。现在的马兰村新建了14栋新民居,集中安置其他21个自然村易地扶贫搬迁人口500多户。
“以前住在老房子的时候,离学校十几里路,雨雪天孩子经常上不了学。如今全家搬迁到马兰新区,不仅学校就在家门口,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保障政策也能让孩子安心读书。”席庆茹的父亲席金海说。
为确保控辍保学责任政策的落实,阜平县健全义务教育入学联控联保工作机制,建立局长包片、学区中心校包乡、班主任包班、教师包人“四级”分包制,实施“师生结对”“千名教师进万家”“周末家校”等关爱工程,坚决做好防贫监测和帮扶工作落实。
杨二军介绍,目前阜平在校学生42811人,2021年,全县累计资助学生30384人次,资助金额1721万余元,实现全县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营养改善计划农村学校学生全覆盖、义务教育零辍学,切实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
培养技能人才,服务乡村振兴
“我现在是总装车间的一名质检员,年收入六万多元。去年靠着自己攒的钱还在定州付首付买了房。”阜平县年轻人许潮,2015年从阜平县职教中心汽修专业毕业后,来到位于定州市的河北长安汽车有限公司实习、就业。
针对农村孩子就业出路少问题,阜平县按照“发展职业教育,传授一技之长,促进稳定就业”思路,积极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和布局,努力让山村孩子学到一技之长,实现稳定就业。
阜平县职教中心学生在上实训课。
2013年以来,在定点帮扶单位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一汽、上汽、长安、北京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等32家单位与阜平县职教中心合作创建了阜平梦翔汽车培训基地、梦翔楼宇智能化实训基地、京东仓储物流中心等企业定向培养基地,优先招收贫困家庭学生。
像许潮一样,不少贫困学子通过职业教育学到了技术并顺利就业。截至目前,阜平梦翔汽车培训基地累计招录学生4790人,已就业人数2523人。毕业生年收入可达4万元至5万元,实现了“培养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
保定市委常委、阜平县委书记刘靖说,乡村振兴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用爱与智慧开启农村孩子的美好未来,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愿景正逐渐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