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理市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洱海生态廊道工程)从世界各地众多已建成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摘得LILA2022国际景观大奖—基础设施类别奖。成功来之不易,大理洱海实施硬核治理,实现华丽转身,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成功实践,斩获此项国际大奖,也意味着大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努力和成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作为大理人民的“母亲湖”,多年以来风光绮丽的洱海吸引了各地游客慕名前来。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城镇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业无序发展、建设项目开发、过度利用水资源、农业面源污染等,洱海一度陷入了“人进湖退”的危机,水质面临严峻挑战。为了让“高原明珠”永葆迷人风采,大理随即开启洱海“抢救模式”,打响“八大攻坚战”,而洱海生态廊道建设就是其中的重点工程。
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最根本的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目前国际上所倡导的环境保护的理念,就是让自然回归自然。洱海生态廊道工程诠释的正是这种“基于自然的解决之道”,遵循“生态优先、生态安全、整体规划、系统治理”的原则,涵盖了790多公顷的生态修复和湿地建设、129公里的环湖生态廊道和若干环境监测站点,涉及30公里污水管网的完善和5个带有湿地修复功能的科研实验基地工程。在生态廊道村庄段,人退湖进,实施生态搬迁;在生态廊道郊野段,清退近240公顷的农用地,用于修复生态,尽量避免人类活动干扰,让洱海休养生息。曾经村民的房子建到湖边,没有物理隔离,生产生活对洱海造成了不可避免的污染。而如今这条廊道成为了一条人与湖的界线,能让洱海“透透气”,以最小干预的设计方式最大化地发挥自然功能,让湖滩、湿地等栖息空间“失而复得”,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为全球湖泊生态系统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参考。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建设生态廊道是立足长远对洱海进行系统改造和建设的一个大动作,涉及23个村1806户居民的生态搬迁,但“破”是为了更好的“立”,是为了子孙后代的长远发展。生态廊道的建成让洱海重获新生,水质稳定接近Ⅱ类,生物多样性困境被扭转,水清岸绿、鹰飞鱼跃,代表清洁水体的海菜花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在提升洱海“颜值”的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珍惜与爱护,通过建设低干扰服务系统、串联布点基础服务设施,如本土文化元素驿站、清洁能源的观光游览车、自然材料坐凳、低照度月光照明、智慧系统高效管控等,引领人们形成低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共享生态、宜居、优美的绿色生活空间。
洱海清、大理兴。生态环境治理必然伴有阵痛,但是阵痛过后,换来的是望得见的山、看得见的水、记得住的乡愁,换来的是百姓迈向小康生活,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洱海生态廊道工程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使当地民族特色文化景观恢复、湖滨带生态系统修复和濒危物种栖息地恢复与周边城市及人类社会发展实现了共同进步,为当今世界面临的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等复杂问题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玄万古琴。洱海生态廊道工程是跨时代的高原湖泊修复治理样本,不失为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获此殊荣是众望所归,更是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