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电 理工类课堂如何与“思政育人”相统一?科技前沿研究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思政内涵?“课程思政”如何突破人文社科领域辐射至整个学科系统?暨南大学以“科技”促“思政”,做出了探索与尝试。
2022年春季学期,暨南大学推出“科技强国:中国当代科技前沿介绍”课程,该课程是暨南大学课程思政精品示范课,也是暨南大学“中央厨房式”大思政育人模式的第二个“卫星讲堂”。“科技强国”课程以中国现代大科学装置发展情况为背景,通过选修课程+专题系列讲座相结合的形式,巡礼中国现代大科学装置发展与研究情况,介绍我国理工科领域,特别是基础科学领域前沿课题的重要进展,带领学生身临其境领悟科技发展的魅力,搭建具有浓厚家国情怀的科技类思政课堂。
围绕“科技强国”主题,厚植学生爱国情怀
暨南大学开展以“科技强国”为主题的“科技思政课堂”。课程围绕我国前沿科技发展情况,精心设置六大专题,通过邀请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校专家学者,为在校同学解读重大科学装置蕴含的思政元素,着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课程第一讲,中山大学凌家杰教授为同学们讲述“幽灵粒子”中微子;第二讲,深圳大学龚志瑞副教授为同学们生动介绍量子科学;第三讲,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阮曼奇研究员为同学们讲述大型对撞机:为什么,是什么,以及离我们还有多远;第四讲,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童欣研究员为同学们讲述中国散裂中子源;第五讲,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袁强研究员为同学们讲述暗物质“悟空”;最后一讲,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天眼”总工程师姜鹏研究员为同学们亲身讲述“天眼”工程。各专题间相互独立却又紧密联系,授课专家多为我国科技前沿领域与大科学装置的亲身参与者,专家学者们将大国重器“带”来现场课堂,带领同学们感悟科学家们攻坚克难的决心,为国奉献的精神,领略国家科研之路的独特魅力。在国家建设发展中讲述中国科研故事,厚植学生爱国情怀。
创新多元化课程模式,三大特色引爆课堂
与传统课程不同,“科技强国”创新多元化课程模式,通过课程+专题讲座相结合的形式,每一次课聚焦一个主题,邀请一位专家,开展一场科普讲座。作为一门选修课程,“科技强国”面向暨南大学全体在校生开放,所有学院和专业的学生都可通过暨南大学选课系统修习此门课程,课程类别为通识类选修课。作为开放式的专题系列讲座,暨南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文化暨南”每次课前发布课程预告,同学们可关注预告信息前来听课。讲座性质的通识课程、专题系列的教学内容形成“科技强国”脱颖而出的两大创新点,构成了独特的课程模式,使课程覆盖面不再局限于少部分选课学生,而是为全校学生提供直面当代中国大科学装置的机会。
除此之外,“科技强国”课程同时还兼顾了“专业+实践”“线上+线下”的特色。在课程内容上,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带领同学们走进大科学装置,探索科技发展背后的奥秘。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的形式,通过线下学习与课程直播相结合的方式,将攻艰克难的故事带入课堂。“线上+线下”的形式大受学生欢迎,200人的线下教室,几乎坐满,这一模式也使更多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
专业知识,若出其中 思政元素,若出其里
“科技强国”设立的初衷在于面向全体学生,打造具有家国情怀的科技类思政课堂。课程主持教师与授课专家达成共识,不分设年级学院专业限制,课程内容通俗易懂,减少专业性词汇、公式,使课程吻合科普初衷,使课程内容“人人都能听懂”。
不少文科生表示这些课程突破了学科局限,使自己能用另一种科学的思维与视角解释和探究问题。每一次课,专家都会从基础理论以及学科起源讲起,加之生动形象的比喻,逐步推进。用平实的语言,为同学们讲述科技发展前沿成果的研究历程,用“接地气”的方式,解释深奥的科学理论,为同学们打开学习高能物理学的“新世界大门”。
正如暨南大学文学院王沅怡同学所说:“这次的探索与思考发生在一个对我来说完全崭新的学科中。我不仅在老师们的引导下推开了高能物理学知识的大门,还有幸地游览了其中的几处景色,并对它的设计和建造做出了自己的诠释。我对这次的思考与探索感到激动和欣喜。”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周学恩同样感慨:“在每一个讲座内容的背后,我都能看见科学家们每天都废寝忘食地工作。科研团队用强大的意志力,透过技术的创新解决一道又一道的难题。”
“科技强国”课程的创设性开展,不仅为非理工专业领域的学生提供了学习科学原理的机会。同时,也带领着同学们领悟科学发展的独特魅力、感受科学家们锲而不舍的研究精神,帮助同学们感悟科学发展历程,厚植科技强国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