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社会 经济 世界资讯 军旅 体育 科普 文化 数码 法治 农业 医疗 房产 汽车 国内新闻

对网络暴力说“不”

发布时间:
来源:东北新闻网 作者:孟伟
近来,网络暴力案例引发社会关注。

近来,网络暴力案例引发社会关注。从杭州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到网红“罗小猫猫子”直播中喝农药自杀悲剧,再到近期的寻亲男孩刘学州事件,“按键伤人”现象让人防不胜防。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就网络暴力问题递交代表建议。(3月9日《北京青年报》)

网络暴力是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由于网络环境本就具有开放性、虚拟性、匿名性等特点,网络暴力常常令人防不胜防。网络诽谤、人身攻击、人肉搜索、网络骚扰……各种网络暴力问题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各类社交平台的兴起日益加剧,不少受害者遭受到辱骂和骚扰,而且避无可避。

剖析网络暴力愈演愈烈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操作便捷,网络暴力实施成本几乎为零,施暴者无需高科技,仅一部移动设备就能“按键伤人”。二是监管不力,网络平台难以对全部图片、文字、语音信息有所识别,给了“键盘侠”“标题党”们恶意炒作、兴风作浪的可乘之机。三是违法成本低、追责难,大多数的网暴承担民事责任,多为赔礼道歉、经济补偿,很少涉及刑事量刑。

整治网络暴力问题的思路其实也并不复杂,法律、道德是两条主线。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言论自由须在法律范围内运行。这就要完善相应法律法规,或者可针对网暴进行专项立法。今年全国两会上,李东生代表提出,建议将情节严重的纳入公诉,加大对网络暴力责任主体的惩治力度,明确各监管部门职责权限,落实网络平台主体责任,有效提升网络暴力应对效率。完善司法解释,让惩治施暴者有法可依很有必要。

当然,解决网络暴力问题仅靠法律是不够的,同时需要从道德上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正如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所说,网络暴力不是现实中扔石头、打耳光这样直接的人身侵害,而是被网络放大了的语言暴力,只有当我们整个社会更多人变得更文明,网络暴力才会减少。文明的网络空间离不开全体网民的网络素养提升,合理管控自己生活中焦虑、压抑等情,不对网上碎片化信息进行主观臆断和推波助澜。

网络暴力问题就摆在明面上,我们要做的不是再坐而论道,而是更多的人起而行之。立法也好,道德也罢,系于自我,最该做的就是自觉向网暴说“不”。作为新时代网民,我们要提高网络信息辨别力,理性对待热点事件,不能被某些自媒体带偏,更不能被情绪化表达带乱节奏。

原标题:整治网络暴力,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关键词: 责任编辑:宋薇薇
返回栏目>>

人物界杂志社 国发委办公室主管
Copyright © 2012-2022
人物界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