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来源:云南网 作者:夏方海 王一翔等
1月19日,经过建设者14年、5000多个昼夜艰难掘进,中缅国际通道重要组成部分,云南大(理)瑞(丽)铁路大保段最后一座未贯通隧道杉阳隧道取得重大突破:全长13公里的平导贯通,为正洞攻克最后130米Ⅵ级围岩、实现全隧如期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1月19日,经过建设者14年、5000多个昼夜艰难掘进,中缅国际通道重要组成部分,云南大(理)瑞(丽)铁路大保段最后一座未贯通隧道杉阳隧道取得重大突破:全长13公里的平导贯通,为正洞攻克最后130米Ⅵ级围岩、实现全隧如期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2008年开工以来,隧道施工遭遇各类不同规模的溜坍、坍塌、塌方、突泥、涌水、初期支护变形700余次,采取帷幕注浆、超前大管棚、双层初期支护等特殊措施处理这些难题就耗时2000多天。同时,由于隧道进出口均采用超长距离独头掘进,施工环境恶劣,通风效果极差,洞内岩温最高39°C,环境温度最高达42°C,湿度接近100%,氧气含量低至6.1%,作业人员、机械设备只能发挥正常效率的三分之一,运输组织困难,无法按正常施组推进。


为攻克隧道难题,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会同业内和参建各方专家为隧道掘进难题“把脉会诊”,一套以安全推进为前提、以超前预报为核心、以综合施策为保障的“加强版”施组方案正式确定。



“我们以周为时间点,召开隧道施工视频指导会,及时针对特殊地质工况及时做出的管理应变。”国铁集团工管中心驻现场负责人刘俊成介绍,下一阶段将在施工过程安全质量管控、后勤保障服务能力水平、循环考核执行度等工作上加大督导,争取早日实现杉阳隧道贯通。
此次杉阳隧道平导贯通,为后续施工探明了地质,打通了施工中最大的“拦路虎”,为正洞最后130米的掘进创造了十分有利条件。云桂铁路云南公司大瑞指挥部高级工程师胡金星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