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社会 经济 世界资讯 军旅 体育 科普 文化 数码 法治 农业 医疗 房产 汽车 国内新闻

寒地龙药如何做大做强

发布时间: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作者:周静
日前,《黑龙江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下简称《规划》)发布。

日前,《黑龙江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下简称《规划》)发布。

《规划》提出,做强中药材种植养殖体系。扩大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规模,支持中药材种植养殖企业做大做强。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开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三品一标”行动,构建道地药材全程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全程可追溯。支持种植基地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提升我省中药材品牌影响力。支持建设一批道地药材种苗繁育基地,培育一批道地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建成一批道地药材产地初加工基地,打造一批道地药材知名区域品牌。力争到2025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00万亩。

记者从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2021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等主要指标分别达到351万亩、70.9万吨,均增速全国第一。尤其是新增药农2.28万户,总数5.3万户,同比增长75.5%,新增中药材专业合作社87个,总数833个,同比增长11.7%。

“围绕全省中药材生产‘十四五’发展规划目标,立足‘三全、三链’思路,坚持政策扶持、创新驱动、示范先行、统筹发展原则,培育全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先行区,提升产业集聚、要素吸纳和辐射带动能力,统筹推进中药材种苗繁育、规范基地、产地加工和区域品牌建设,努力实现2022年中药材种植面积400万亩、产量75万吨。”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学斌信心十足。

桦南紫苏节上嘉宾参观

活动增大影响力获得的效益非常可观

“真没想到,一个紫苏节会对桦南紫苏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佳木斯市久仙草中草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辛会亮是土生土长的桦南人,做了20年中药材,“我觉得前十几年的发展,都没有这三年有成色,尤其是2021首届中国·桦南紫苏节暨‘药食同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举办后,桦南紫苏α-亚麻酸含量高成为业界共识,大家将目光齐聚桦南,紫苏的食用、药用量倍增,价格也一下子就从每公斤24元涨到了40多元,最高的时候都到50多元了。今年刚开年就高开高走,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

辛会亮深有感触地说:“世界紫苏看中国,中国紫苏看桦南,真不是一句口号,现在桦南紫苏已经成了全国紫苏市场的风向标。”

长势良好的紫苏

与紫苏境遇相同的是铁力平贝。

2021首届中国·铁力平贝节暨“寒地龙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举办后,铁力平贝名声在外。

“我们村1953年开始试种平贝,2018年成为成为全国‘一村一品’平贝种植示范村,‘道地龙贝’是我们的品牌商标。现在全村每年平贝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1/5,平贝的丰歉影响着国内平贝市场的价格走势。”伊春市铁力市满江红村党支部书记、精准致富平贝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宝说。

“过去那些年平贝种植一直不温不火,去年举办的平贝节,增加了我们铁力平贝的知名度。虽然受疫情影响,价格还没有大涨,但平贝本身经济效益就非常可观,近两年均价1公顷产值60至80万元,亩产值4至6万,是传统种植大豆、玉米、水稻三大作物产值的20至30倍。”张宝介绍说,“我们村里那些外出打工的人都回来了,村民收入从2016年人均不到4000元,到现在人均3万多元,村里有好多年收入百万以上的大户。”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满江红村

多个品种的中药材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中药材发展处处长修国辉介绍,黑龙江省地别类型多样,气候冷凉,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发生少,绿色有机药材生产条件得天独厚。野生中药材有1120种,蕴藏量135万吨,载入药典的药用植物有130种,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并占有较大份额。除了紫苏和平贝,刺五加占全国80%以上,板蓝根占50%以上,关防风占40%以上,水飞蓟、人参产量也居全国前列。

种植户在晒参

桦南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范凤胜说:“桦南县土地肥沃,适宜紫苏生长。而且由于昼夜温差大,紫苏籽品质优越于其他地区。1953年人们在房前屋后开始少量种植。1986年至2004年,驼腰子镇新合村开始大面积种植,现在全县种植紫苏蔚然成风,成为成长性最快的新兴产业。到2025年,预计紫苏种植面积发展到15万亩,产业产值达4亿元。”

“我们村凭借着‘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把在当地种了几十年的中药材‘小’平贝,发展成了有规模、可持续的‘大’产业。”张宝说,“为提升质量我们严把三关:一是选种关,选育无病害的优良种子,二是选地关,肥沃且低残除草剂的土地,三是加工关,不使用硫磺等有残留的药处理,确保无菌绿色加工。”

为了将寒地龙药尽快做大做强,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要完善共建机制,打造产业先行区;健全良繁体系,推进规范化种植;发展产地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建设流通体系,拓展市场渠道;完善标准体系,强化质量监管;培育特色品牌,提升龙药影响力。深入开展“三品一标”行动,支持地市申报大宗药材农产品地理标志和有机产品认证。进一步叫响“平贝之乡”“紫苏之乡”“黄芪之乡”“五味子之乡”“刺五加之乡”,培育优质、特色、安全龙药,进一步提升“寒地龙药”品牌影响力。

平贝播种

建立持续体系 做大寒地龙药品牌

寒地龙药如何多维度提升品牌文化内涵、价值创造能力和产业市场竞争实力?记者采访了省农业农村厅农业品牌创建工程体系首席专家,绥化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李翠霞。

李翠霞说,就单一以平贝为例,在“平贝节”和“平贝论坛”良好的产业发展营销策略基础上,如何让热闹的节日过后,产品销售的热度不退化?如何让集中的论坛形式过后,产品受到的关注度不淡化,是平贝品牌价值创造的核心,为此她提出三条建议:

一是把“平贝节”赋予稳定的“地域”符号,即:从“平贝节”到“平贝村”,从单一产品营销到唯一地域营销,从产品特征营销,到资源文化营销,把“地域营销”赋予“节日化”,把“节日营销”地域化、文化化、特色化。

二是把“铁力平贝”赋予固定的“科技”符号,即:从“平贝”到“铁力平贝”,从共性的“药”到特性的“寒药”,从环境指标到品质指标再到药效指标的科技赋值,把“铁力平贝”赋值为“寒地龙药”,制定“铁力平贝”标准、构建“铁力平贝”生产标准体系,形成“铁力平贝”核心价值。

三是建立持续的“铁力平贝”品牌营销体系和培育体系,避免短期化,更避免歧径化。

寒地龙药其他品种以此类推,全面推进品牌战略研究、品牌策划、品牌评鉴、品牌传播、品牌展示和品牌培训,一定能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品牌发展之路。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关键词: 责任编辑:宋薇薇
返回栏目>>

人物界杂志社 国发委办公室主管
Copyright © 2012-2022
人物界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