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社会 经济 世界资讯 军旅 体育 科普 文化 数码 法治 农业 医疗 房产 汽车 国内新闻

专家谈情绪管理:快节奏生活下 慢性疾病和精神疾病共患机率很高

发布时间:
来源:央广网 作者:王晶
10月12日消息  在如今的快节奏生活下,情绪管理作为现代慢性病防治中自我管理重要内容的评价指标,越来越受到重视。

北京10月12日消息  在如今的快节奏生活下,情绪管理作为现代慢性病防治中自我管理重要内容的评价指标,越来越受到重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优化健康服务,到2030年,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

“人们所面临的疾病谱发生了巨大改变,由战争、感染和饥饿为主导的病因,逐渐演变为由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频繁而不确定产生的交际压力和竞争恐慌等人为因素所主导的病因。”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在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北京健康城市建设促进会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叙事医学研究中心举办的研讨会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王春勇接受了央广网记者的采访。


福建省福州市,一家书店里的图书学科分类:情绪管理(图片来源:CFP)

患者的不良情绪是疾病发病的早期征兆

如今,在高速发展、快速变化的当代社会,物质生活丰富,多数人学习、生活、工作的节奏也随之变快。王春勇表示,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过程中,精神生活常常被忽视。在临床中,越来越多患者的病情受到更多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

“生活中很多疾病,释放了负面情绪,就会好转得快起来。”这是从业多年、专攻于中医内科消化的王春勇最直接的感受。

为此,他还专门撰写了中医首部叙事医学专著《情绪管理与健康》,揭示疾病背后的社会、心理因素。作为新书作者与专业医生,王春勇一直秉持一个观点,患者的健康,在强大的技术给予生理的支持以外,还需要人文关怀、文化滋养,得到社会与心理的支持,以保持良好的心理弹性,维护健康。“医生要治病,也要治心。”他说。

近年来,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医疗服务从疾病防治转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公事部主任马宁称,从实践来看,慢性疾病和精神疾病共患的机率很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有关方面应该向全人群,尤其是青年人,及时灌输自我情绪管理的理念和技能。

结合日常病例,王春勇说:“我们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是疾病发病的早期征兆,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借鉴和依据,也是患者内心的真实诉求和渴望,还是医生给予患者关注和帮助的重要指标。”他同时强调,医学应当回归以病人为中心的价值医疗,医生要会和病人沟通。

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心灵是我们的归宿,心理因素对人的健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韩启德指出,疾病的根本危害在于伤痛,伤痛是一种主观感受,病人需要疗愈,也需要关爱和照顾。

就医生如何辅助患者做好情绪管理,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健康促进部主任、副研究员卢永指出,患者心理健康对患者本身疾病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是促使患者战胜疾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良好医患关系的措施。

不过,当前广大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和能力还有待提高。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刘奇解释称,随着医学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至上”思潮导致临床工作中的“去人性化问题”愈演愈烈,成为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当下,社会对临床医学的普遍责难是医护人员“眼中有病、目中无人”。不少医生热衷于细胞、基因的研究,却对病人冷漠无情。

刘奇对王春勇的做法表示赞同,无论老幼、亲疏,医生都应详细、深入地了解和理解病人的情绪变化及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循循善诱,带领病人找到由于人际关系不和谐造成的不良情绪对健康的影响,并帮助病人认识到这一点,引导病人自己走出不良情绪的阴影、获得健康。


关键词: 责任编辑:宋薇薇
返回栏目>>

人物界杂志社 国发委办公室主管
Copyright © 2012-2022
人物界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