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认为,对于广大金融机构来说,依法诚信经营,助力银发经济平稳有序发展,在增进老年人福祉、促进社会和谐中实现各方共赢,不仅是守正创新的市场要求,也是应有应尽的社会责任。
国务院日前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有序发展老年人普惠金融服务,并强调加强涉老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严禁金融机构误导老年人开展风险投资。
《规划》立足于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明确“十四五”时期推动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格局初步形成。值得注意的是,《规划》首次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包括发展壮大老年用品产业,促进老年用品科技化、智能化升级,有序发展老年人普惠金融服务等。
银发经济又称老年产业、老龄产业,指的是随着社会老龄化而产生的专门为老年人消费服务的产业。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银发经济已成为“新蓝海”,发展前景良好。针对老年人的金融服务就是其中的重要领域。
但是,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知识结构等原因,许多人对新产品的理解能力和风险识别防范能力明显不足,往往会轻信盲从金融服务的营销宣传。一些金融机构的不良营销人员正是利用这一点,在老年人身上动起了“歪心思”,通过夸大、误导宣传,借助“激将式”、“噱头式”等营销手段“忽悠”老年人。有的明明卖的是保险,却对老年人说是存款;有的只渲染理财产品的高收益,不提示可能发生的风险……诸如此类做法,都是在把老年人当成“唐僧肉”,把银发经济异化为“坑老经济”,使众多老人利益受损、金融行业信誉蒙羞。
应当说,《规划》提出严禁金融机构误导老年人开展风险投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必要性。这既是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促进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必然要求。在银发经济方兴未艾的大背景下,发展老年人普惠金融服务大有可为、空间广阔,广大金融机构要坚守初心并精准发力,加快开发符合老年人特点的支付、储蓄、理财、信托、保险、公募基金等养老金融产品。
对于广大金融机构来说,依法诚信经营,助力银发经济平稳有序发展,在增进老年人福祉、促进社会和谐中实现各方共赢,不仅是守正创新的市场要求,也是应有应尽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