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职场人都应该学会终身学习。比起“躺平”心态,这些奋斗的中年带来的是鼓舞和力量——
中年考证热:对抗还是和解?
阅读提示 近年来,职场中年人“考证热”兴起。这些考证的中年人,或为了职场晋升,或为了转换职业跑道,每一个拖家带口、拼搏在考证路上的中年人,他们为对抗中年危机、职场焦虑付出的努力,让奋斗的底色上多了一抹倔强的绚丽。
“我一直在考注册电气工程师,为此准备了很久。”在一家设计院工作的吴楠告诉记者,“作为中年考证人,要兼顾家庭和工作,付出的努力比年轻人要多很多。”
近年来,职场中年人“考证热”兴起。这些考证的中年人,或为了职场晋升,或为了转换职业跑道,每一个拖家带口、拼搏在考证路上的中年人,他们的付出和努力,都让奋斗的底色多了一抹倔强的绚丽。
更广阔的职业空间值得拼一下
为了考证,吴楠花费了很多成本,不只有时间,也包括金钱。一套考证复习的国标规范大概要2000多元,“虽然单位图书室有,但你不可能一直借用,也不可能上班时间都在图书室待着,只能自己买。”
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分为基础考试和专业考试,吴楠已经通过了基础考试。基础考试涉及大学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毕业多年后重新捡起这些知识,不仅考验着能力,也考验着意志。因为平衡家庭和工作,这一困难是在校时所没有的。
在单位,吴楠需要完成日常工作,也不希望让领导和同事发现自己在复习考证。回到家,年幼的孩子要照顾陪伴,所以复习时间常常要等妻儿都睡了之后。“知识太多,只能自我加压,挤出时间,虽然大学学了一些相关专业内容,但在专业考试中能用上的并不多。”而吴楠之所以选择考证,是因为一旦考过,一证在手不仅本单位内部可以适当加薪,拓宽工作的平台,即使未来想跳槽也会有更多的选择。
同样在复习考证的周薇,一直在准备注册会计师的考试。但对于本科学习语言类的她而言,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许多内容涉及逻辑和计算,复习起来仍很吃力。
之所以放弃原本的小语种专业转行当会计,周薇坦言是因为自己所学的语种就业范围狭窄,“有的师哥师姐转行做会计师成功了,如果再加上小语种优势,找相关方面的会计和审计工作也会有加分。为了将来的可能,我愿意拼一下。”
职业生涯和继续教育的缺失
对于周薇的想法,有从事过多年相关工作的注册会计师向记者坦言,“看似有优势,实则也走了不少弯路,如果能够在高考报志愿时就选择会计专业,打好基础,哪怕日后有兴趣再学小语种,都要比现在的路好走许多。”
对此,天津市工会干部管理学院教师郑永强认为,中年考证热的背后,则是职业生涯焦虑。一方面是职业生涯教育缺失,校园职业生涯教育缺乏实际情景,不可避免地流于形式。而到了职场,部分企业很少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进行辅导和规划。另一方面,继续教育体系并不完善,很多员工接受的院校教育只是拿到了“入场券”,入场之后继续教育环节的缺失,让职场中年人不得不以“考证”代偿。
这一点吴楠深有体会,设计院里许多人都在考证,涉及建筑类的方方面面。“毕竟多一个证多一个硬件条件,以后晋升时能拿得出手,同时考证本身就是业务提高的过程。如果我不考,日后业务能力、晋升也会落后于他人。”
而周薇也坦言,如果在高中阶段,自己能够了解不同专业未来的发展路径,知悉不同职业的准入机制和晋升空间,知晓自己更适合选择哪个专业和行业,也许就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如果早早地选择了相关专业,虽然也需要考证,但同专业会相对容易。人到中年通过考证来给自己换专业换职业,即便考下了,也比本专业人士少了很多竞争优势。”周薇在奋争的同时也有一丝丝无奈。
这份对自己和未来的不放弃,令人尊重
在郑永强看来,当下劳动力市场总体上仍是供给大于求,“年轻一代相对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使企业更愿用人员替代而非人力再开发来建立自己的人才竞争优势。”职场中年人担心职业生涯前景不明确且缺乏保障,于是通过考证来实现提升,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尽管如此,一些职业培训类机构依然利用中年人的考证热情,售卖相关课程,对外宣称相关证书“含金量高”。
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挂证”现象被规范,一些证书的含金量虽然还有,但已经不如从前,“特别是建筑行业领域”,而个别职业培训机构之所以炒热考证焦虑,也与“双减”后部分投资流入职业培训机构不无关系。
记者采访中发现,更为尴尬的是,一些人复习到一半,发现自己要考的证没有了。一位胡女士打算考心理咨询师证,是因为曾听说有亲戚朋友因为拿到了该证,从事相关职业而取得较高收入,但复习到一半时却发现考试没有了。经了解,在2017年9月人社部公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并未列入,该职业不再是准入类行业。
准入类的职业资格考试正在被逐步规范,而这些规范也在缩减职业资格考试培训机构的生存空间。去年底,人社部公布了《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21年版)》,共计72项职业资格。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59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13项。优化后的目录与2017年相比,职业资格减少了68项,削减49%。
“尽管考证受到了一些冲击,可对中年人来说,这份对自己和未来的不放弃,令人尊重。”郑永强说:“毕竟现在是知识制胜的时代,几乎没有称得上稳定的岗位和行业,每一个职场人都应该学会终身学习,以应对未来的不可预知。比起‘躺平’的心态,这些奋斗的中年给人带来的是鼓舞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