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社会 经济 世界资讯 军旅 体育 科普 文化 数码 法治 农业 医疗 房产 汽车 国内新闻

1月20日“国家急救日”急救知识学起来——

发布时间:
来源:沈阳网
这是1月20日,在沈阳急救中心培训基地举行的“国家急救日”培训活动中的一个模拟急救场景。“每年1月20日为‘国家急救日’。

“有人突然倒地,心梗发作,需要急救!”听到呼救声,有人立即从人群中冲出,对昏倒市民进行心肺复苏,几分钟过后,昏倒市民抢救成功。

这是1月20日,在沈阳急救中心培训基地举行的“国家急救日”培训活动中的一个模拟急救场景。“每年1月20日为‘国家急救日’。在这样一个日子举办培训活动,旨在增强市民自救、互救能力,能做到敢救、会救、能救,有助于推动人们急救常识和技能的提升,以及整个社会急救系统的升级。”沈阳急救中心主任殷志韬称。

“第一目击者”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第一目击者’,这也是国家设立‘急救日’普及急救知识的目的所在。”沈阳急救中心铁西第一分中心站长、急救培训导师郑环宇称,虽然沈阳急救半径不断在缩短,急救速度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目前受到交通等情况的限制,急救车很难在4分钟内赶到患者身边。这时,“第一目击者”的作用就非常关键。如果经过训练的“第一目击者”在急救人员赶到前,采用正确的急救措施,现场进行救治,可以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

郑环宇给大家讲了这样一个例子:前几日一位女士突发胸痛,初步判定为急性心梗,“患者的丈夫学过心肺复苏的急救方法,根据急救医生的指导,迅速进行急救,等急救人员赶到时,又接力进行后续抢救,将女士成功地抢救了回来。通过专业病情评估,患者大面积心梗,心脏骤停,如果不是‘第一目击者’的及时施救,患者最后被抢救过来的几率很小。”

当天的培训课上,急救培训导师们用人体模型示范再现了急救方法以及急救中注意事项:比如,在进行心肺复苏术时,要记得摆正体位,打开气道,找准位置,在两侧乳头连接线中间位置按压,深度达5—6厘米,手掌用力,一分钟内按压100—120次。培训导师们还对现场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指导,对不规范的动作予以纠正。

增强应急能力

在全社会普及急救知识

郑环宇称,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濒危病人的“第一目击者”,比如在社区中,有老人突发心脑血管疾病;在旅行途中,有人遭遇交通事故,发生意外伤害;还有地震、水灾、火灾、触电等突发事件,“而学会急救知识并不难。普通市民只需通过短时间的学习,就能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海姆立克急救法、包扎固定等基本急救技能,具备为心脑血管疾病、喉咙卡异物、溺水、烫伤、骨折、出血等病人初步急救的能力。如果大家都掌握了一定的急救知识,危急时刻就能实现‘人人救我、我救人人’,最大限度减少悲剧的发生。”

记者了解到,为增强市民应急能力,沈阳急救中心各急救分中心、120培训基地定期面向市民开展急救培训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急救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活动,将急救知识送到百姓身边。

中心还充分发挥院前急救特点,加强健康知识普及力度,积极扩展健康宣传新渠道。在急救转运过程中对于病情稳定的部分轻症、出院转运患者,急救人员充分结合患者自身情况给予针对性的疾病预防及紧急处理措施进行随车宣教,累计发放各类健康宣传单5万余册,累计进行健康宣教10万余人次。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樊华/文

张文魁/摄


关键词: 责任编辑:韩政
返回栏目>>

人物界杂志社 国发委办公室主管
Copyright © 2012-2022
人物界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