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社会 经济 世界资讯 军旅 体育 科普 文化 数码 法治 农业 医疗 房产 汽车 国内新闻

推动城市内涝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发布时间: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黄 超 史一棋 姜晓丹 窦瀚洋
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就像城市的“血管”,排涝通道管网通畅,自然能够降低城市内涝的发生风险。

建设源头减排、蓄排结合、排涝除险、超标应急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

推动城市内涝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就像城市的“血管”,排涝通道管网通畅,自然能够降低城市内涝的发生风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并明确点出这项任务清单:“包括加快城市管道老化更新改造等。”

读者来信版收到不少读者来信讲述城市内涝亲身经历,呼吁多措并举、整体提升城市内涝治理水平。

对此,记者采访了多位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基层工作人员等。受访者认为,城市内涝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用统筹的方式、系统的方法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构建连续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体系,使城市像“海绵”一样

城市排水安全与城市及周边江河、区域河流水系的行洪、泄洪以及区域滞洪能力密切相关。因此,保护修复江河、湖泊、湿地,保留天然雨洪通道、蓄滞洪空间,构建连续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对于防治城市内涝至关重要。

山东东营市地处黄河入海口,地势平缓、坡降比小,水体流动性差,每逢台风过境,都会造成严重内涝。“我们把城市看作有机生命体,更加重视河道疏洪功能,打通‘断头浜’、恢复已填埋河道,增强城市及周边河湖水系的自然连通和流动性。”据山东东营市委书记李宽端介绍,当地还建设了天鹅湖蓄滞洪工程,32平方公里的湿地上分布着多个湿地生态区,“不仅能够有效收集中心城区涝水,而且实现了雨洪水资源化利用,保障城市生态用水需求,还改善了中心城区入海河流水质,实现了防洪效益、资源效益、生态效益一举三得”。

广东广州市地处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降雨强度大、时间集中且频率高,加之城市水文效应、河道行洪排涝功能不足等,局部内涝时有发生。“位于老城区的东山湖、流花湖等人工湖调蓄能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将因地制宜、集散结合建设雨水调蓄设施。”广州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有些城市市区明明有湖泊水面,却不允许承接暴雨径流,理由是雨水比较脏,会污染湖泊水质,影响公园景观。”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程晓陶说,治理城市内涝必须走综合治水之路,在流域层面统筹考虑水量与水质,形成洪涝统筹治理体系,“要充分发挥绿地、土壤、河湖水系等对雨水径流的自然积存、渗透、净化和缓释作用,实现城市雨水径流源头减排、分散蓄滞、蓄排有序,使城市像‘海绵’一样,能够减缓和降低自然灾害和环境变化的影响”。

实施排涝工程体系改造升级,畅通城市的“血管”

每年秋冬是湖南长沙市的“旱季”,但对于城区排水事务中心来说,却是工作旺季,得抢在这个时候,对全市所有排水管网、泵站、排口等进行清查和检修。岳麓区赵洲港排水泵站担负着方圆近14平方公里雨水管网来水的输送任务。今年夏天,泵站一度遭遇“险情”:为大功率排水泵供电的双电源系统同时停电,汹涌的洪水差点造成泵站供电系统损毁。“后来,我们对全市所有泵站的供电系统进行了改造,重新布局了架设高度,确保泵站不受影响。”长沙市城区排水事务中心河西片区片长沈海花说,长沙市投资约1.5亿元,完成城区管网排查、数据采集、数据库构建等信息化建设,着重提升了防涝设施调度科学化精细化动态管理水平。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一些城市预防内涝工作还存在一定短板,比如老旧城区地下排水管网建设相对落后,全市排水管网建设管理多头参与,难以做到“全网一张图”等。

安徽宣城市夏季雨量集中,加之老城区建设初期缺少整体规划、排涝泵站老化,雨水经常排不出去,导致内涝发生。近年来,当地加快管网改造步伐,实施雨污分流工程,新建、改造了6座排涝泵站,实现自动排涝。“对宣城内涝防治来说,目前的问题主要是排水系统不够完善、内涝防治机构专职人员较少、应急排涝设备等物资储备较少。”市城管执法局城市排水所所长焦丰年说,宣城计划在管网、泵站安装传感器、检测设备等,实现对雨水管网和泵站运行工况实时在线检测,综合分析城市排水系统安全运行态势,及时预警城市内涝风险。

“城市内涝防治还存在城乡接合部排涝设施标准较低、区域设防标准未统一等问题。”在安徽合肥市城乡建设局排水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赵德平看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一些城区周边乡镇并入城区管理,但这些地方排水设施建设标准偏低,部分排水管渠、排涝泵站达不到现有标准,加上周边区域大规模开发改变了自然排水系统,造成排水能力不足。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教授黄国如表示,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包括硬件改造和软件升级两大类,硬件改造主要包括整治河道、改造地下管网、推行海绵城市开发建设等;软件升级包括构建排水系统信息化管控平台、研发城市暴雨内涝监测预警系统、大力加强城市排水设施管理等。“目前这两方面建设都还不完善,欠账较多,需要久久为功。”黄国如说。

加强监测预警和预警响应,构建城市内涝应急管理体系

拿出手机,江西萍乡市海绵设施管理处副处长张运清在调度微信群中频繁发出指令。“在手机上不仅能随时在线发出指令,巡检员发现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海绵城市调度APP随时上报,包括位置、设施、巡检人、问题类型、接收人等。”张运清说,通过信息化技术和自动控制措施,实现了各类海绵设施联合调度,充分发挥海绵城市大排水系统整体功效,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城市内涝应急管理工作的效率。

“每逢雨季,我们有18台工程车、400多人分布在城区各个点位,一旦城区排水事务中心发出指令,即便是最远的涝点也只需要20分钟,排水队伍就能赶到现场。”湖南长沙市城区排水事务中心副主任程继学说,“在一些短时间内难以整治到位的易涝点上,我们还配备了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积水情况,第一时间对接辖区市政人员进行处理。”

治理城市内涝,构建应急管理体系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否及时监测预警并作出准确预警响应,是评判应急管理体系是否科学完善的重要标准。防汛有关部门之间应该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互通有无。”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许泽玮表示,暴雨预警发布后,商超、轨道交通、学校、医院等场所应配备专业救援队伍随时待命,极端情况一旦出现,立即启动应急程序。

今年夏天,台风“烟花”来袭,浙江嘉兴市着重排查了应急响应的各项工作,建立起隐患风险责任清单。针对城市低洼积水点和易涝部位,嘉兴市对城市易涝点开展拉网式排查,及时对隐患风险点进行治理。

“应急管理并非极端天气来临时的一时之举,需要落实在日常管理中。”许泽玮建议,一方面应加强涉及排涝的关键设施、关键点位的防护;另一方面,对人员密集场所应及时进行疏散演练,特别应模拟在超出城市内涝防治标准的降雨条件下开展演练,确保地铁、公交等重要设施功能不丧失。

提高公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将灾害损失减至最低

治理城市内涝任重道远,当遭遇极端天气时,群众应该怎样保护自己呢?许多读者表示,应加大城市防洪排涝知识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陕西榆林市读者冯彩琴表示,关注预警、提前防护是最有效的措施,“注意暴雨和积水预警信息,尤其是地势低洼的小区、商场、车库等要提前做好防护措施。还要提前选好避难场所,选择地势较高、交通方便的地方,比如高层建筑的平坦楼顶,地势较高或有牢固楼房的学校、医院等。”

“暴雨时应当尽量远离电器设施,避免因漏电引发危险。尤其要注意高压线塔、电线杆、路灯等,发现异常迅速远避。”湖南邵阳县读者王萍建议,内涝积水时应注意观察防汛安全警示标志,不要靠近有旋涡的地方,防止跌入缺失井盖的深井、地坑等危险区域。

“不要冒险把车开到有积水的地方,停车时也不要选择低洼处,谨防车辆进水。”甘肃兰州读者曹明说,“万一车辆不慎进水熄火,切勿重启发动机。遇到险情,不要留恋财物,应果断弃车。被困车中时,赶紧用工具敲碎车窗逃生”。

“内涝过后也不能掉以轻心,还要注意防治传染疾病。”上海静安区读者郭媛说,避免饮用未煮沸的水,食物也要生熟分开,食用前要加热,不食用已腐烂的食物。

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各城市因地制宜基本形成“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排水防涝能力显著提升,内涝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很多地方都正在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分级设防、雨旱两宜、人水和谐”的城市公共空间弹性利用方式,统筹推进城市内涝治理工作,相信随着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标准降雨条件下的城市内涝现象有望缓解。


关键词: 责任编辑:韩政
返回栏目>>

人物界杂志社 国发委办公室主管
Copyright © 2012-2022
人物界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