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十四五”开局之年,市人社部门奋力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今起推出的聚焦“太原人社”系列报道,围绕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从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建设、收入分配、服务增效等方面,展示我市人社部门聚焦重点、实干笃行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的民生福祉。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既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更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总书记强调要把稳就业放在“六稳”之首,全面强化稳就业各项举措。截至10月底,太原市今年城镇新增就业78973人,完成年度指标任务的92.91%;城镇登记失业率2.85%,远低于4.2%的目标任务;转移农村劳动力10365人,完成年度任务指标的103.65%。
职场起步有岗位
太原小伙儿聂政,是辽宁师范大学2021届毕业生,毕业后一心想回到家乡工作。“我在校园招聘网上看到山西美原齿科器械有限责任公司有针对应届毕业生的见习岗位,马上报了名。”聂政说,自己7月5日开始见习,不久前刚刚转正。通过这段时间的见习,学到了很多校园里学不到的知识,提升了工作能力,最终被公司录用,感觉收获特别大。今年以来,全市已经吸纳就业见习人员2751人,发放补贴960余万元。
针对面临职场起步的高校毕业生,市人社部门统筹省内省外两个市场,今年组织开展了“春风行动”、2021年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民营企业招聘月、2021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技能圆梦想,就业有‘位’来”专项招聘活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金秋招聘月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针对太原就业形势,印发《太原市“稳岗留工、输出就业”招聘季活动方案》,持续4个月在省城27大网络平台同步征集发布3.6万个单位、23.5万个就业岗位。组织就业见习、退役军人、失业人员等网络直播专场招聘活动9场,累计40余万人观看。
《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若干措施》的出台,把支持灵活就业作为我市稳就业和保居民就业的重要举措,强化政策服务供给,拓宽就业新渠道,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激发劳动者创业活力和创新潜能,创造更多灵活就业机会,做好灵活就业人员扶持。
今年,我市还在上海建立了“太原技能服务人才基地上海工作站”,在太原市高级技工学校、太原同创谷建立了太原技能人才服务培养基地和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同时组织我省技能人才和特色劳务品牌走出山西、走向全国;落实鼓励外出就业政策,对介绍省外劳务输出的人力资源机构给予职介补贴,对于省外就业的劳务人员给予交通补贴;在青岛、东莞设立了2家省外务工人员服务工作站,打造我省赴外务工人员的伴随保障服务基地,维护务工人员合法权益,提升我市外出务工人员的归属感、安全感。截至目前,我市共向省外输出劳务人员10203人,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12.99%,有效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
创业孵化获支持
从开设第一家门店,到门店扩展到15家,赵晓伶只用了1年的时间。赵晓伶创建的山西疆漠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门店分布于朔州、忻州、大同、太原、吕梁等地,主营撒椒炒米粉。她把太原总公司设在了综改示范区的山西凯通云创业孵化基地里,负责各门店的督导、运营、营销、培训等。
山西凯通云创业孵化基地负责人王镜凯介绍说:“今年,基地入驻企业吸纳了28名毕业生就业,扶持了包括赵晓伶在内的两名大学生进行创业。对于疆漠等新创立公司,基地免费提供了45平方米的办公场地,并进行免费的创业培训。”
我市大力优化创业环境,落实国家、省、市创业惠民政策,举办了太原市星火项目创业大赛;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扩大贷款受理范围,共出具个人创业担保贷款资格证明2305人,小微企业916家,吸纳就业人数3024人。加快市级创业载体建设,2019年度、2020年度评估认定3家企业为市级创业示范园区,4家企业为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7个市级创业示范孵化器累计入驻584户,吸纳3075人,其中高校毕业生1832人、返乡农民工283人、城镇失业人员920人、其他各行各业人员200余人。新增企业238户,孵化成功迁出企业159户,辐射带动就业4941人,企业入驻率分别达到95.4%和97.4%,孵化成功率达100%。
困难人员得援助
娄烦县天池店村村民段四脸,全家五口人,两个女儿在上学,儿子7年前患白血病后,不仅看病花费较大,夫妻俩因照顾儿子基本无法外出打工,除转移性收入外,家庭基本没有其他收入。去年,村委会和扶贫工作队为其申报了太原市公益性岗位,每月收入多了900元。段四脸说:“国家的就业援助好政策,真是解决了我家的大问题。”
我市积极落实就业援助政策,为符合条件人员进行就业困难人员认定,鼓励进行灵活就业并给予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截至目前,全市共认定就业困难人员2757人,2020年度就为全市就业困难人员从事灵活就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6582人发放补贴资金3234.93万元, 2021年度截至目前申报人数2699人,涉及补贴资金1492.27万元。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作用,全市2021年度补贴资金达2.61亿元,安置就业困难人员3936人,“零就业”家庭认定41户,全部实现动态清零。
求职创业服务优
“毕业前,我接到了古交市人社局的电话,得知我的工作还没着落时,工作人员对我的信息进行了登记,一有招聘会就通知我去参加。”小林是古交人,毕业于山西职业技术学院。不久前,他通过招聘会找到了工作。让小林没想到的是,就业后还有工作人员回访,了解他签劳动合同的情况,感觉特别贴心。
我市着力优化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加强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力量建设,在抓好已有劳动保障工作站建设的基础上,将省政府购买基层服务岗及大学生公益岗在岗期满人员,逐渐纳入到社区两站工作,充实服务力量。优化、缩短求职登记、失业登记等事项的办理时限,为创业基地、就业见习单位等开通就业创业证办理绿色通道。把灵活就业岗位供求信息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在服务大厅设立灵活就业服务窗口,为灵活就业岗位供需双方提供用工登记、就业登记、信息查询、职业指导、就业推荐、政策咨询等服务。开展公共服务进校园活动,走进中北大学、太原学院、山西应用科技学院等高校,邀请山西省就业服务局高级职业指导师、国家星级职业指导师刘金岭,太原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高级讲师王洪生,分别从就业形势与求职面试技巧,技能与社会需求及应届毕业生可享受的政策、帮扶等方面,为即将毕业的高校毕业生进行了专业指导。通过举办招聘活动、直播带岗等立体化招聘模式,为高校毕业生和企业搭建引才就业桥梁。
重点群体稳,就业就能稳。市人社局局长郝虎生表示,我市将继续精准帮扶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五类重点群体就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用好省校合作就业创业基地、技能服务人才基地平台,着力拓宽就业渠道,加强有组织的省外劳务输出,强化线上线下招聘服务,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型企业以及劳动者个体创业,进一步拓展新经济、新业态灵活就业的空间。强化兜底帮扶,重点帮扶城市困难人员、农村低收入人口,特别是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户,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坚决兜牢民生底线,坚决保证全市“零就业”家庭始终动态清零。
短评
渠道宽了“饭碗”多了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大的方面讲,只有稳就业才能稳收入、稳消费、稳经济增长。具体到每个老百姓,就业是立命之本。从年初到岁末,“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企招聘月、金秋招聘月……不间断的各类招聘活动,为求职者提供了数以万计的岗位,让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想创业也没问题,有孵化基地,有贷款担保。灵活就业有扶持政策,困难群体有就业援助,更有向省外输出劳动力的渠道,让求职者获得一份工作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多。
千方百计稳“饭碗”,多管齐下造“饭碗”。从不断拓宽的就业渠道和逐步降低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我们看到的是民生底线兜住了,幸福生活稳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