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社会 经济 世界资讯 军旅 体育 科普 文化 数码 法治 农业 医疗 房产 汽车 国内新闻

甘肃东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观察

发布时间: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蒋彤
碧桂园东乡乡村振兴项目部负责人张韬很感慨,“你能明显感觉到绣娘们身上的变化,整个人都自信大方了许多。”

昔日苦瘠之地,今朝“花儿”动听

甘肃东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观察

这边的雪总是来得早些。国庆刚过,初雪就悄然飘落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

夜里,被厚雪压断的树丫,砸断了县城主干道旁的一根光缆杆。天蒙蒙亮时,工人就开进现场进行维修。等早饭炊烟初升,维修工作已经开始收尾。

“几年前的路可不是这样。”碧桂园东乡乡村振兴项目部的张维平说。他开着车,行经维修现场时,一阵感慨。

踏着脱贫攻坚的鼓点,曾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的东乡县,光秃秃的梁峁早已换了容颜。2015年,东乡县城的光缆线开始铺向四周与世界绝缘的村庄。2020年初,折红二级公路全线通车,彻底改变了东乡十余个乡镇交通闭塞的局面;年底,东乡脱贫摘帽。

“以前路面没有硬化,下雪天泥巴路就湿成糨糊,车进不去村里,村里人也出不来。”张维平的车稳稳开在雪后的折红路上。最近,坪庄村里的碧桂园土豆机械化种植试验田大丰收,他要赶去帮忙装土豆。“老乡们都脱贫了,谁不想多赚点儿钱,让日子过得更好一些呢?”张维平说。

一代又一代东乡人,哼唱着悠扬的“花儿”(西北民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耕耘。如今,崭新的公路串起了东乡数不清的梁峁和沟岔,乡村振兴的坦途,让东乡的“花儿”愈加动听。

洋芋种成致富果

洋芋,在东乡人的生活中不可或缺。民间传说《米拉尕黑》中说,东乡族英雄米拉尕黑出征,在克敌制胜的关键时刻,军粮补给不上,米拉尕黑一筹莫展,其坐骑前蹄刨食突然嘶鸣,将士们由此发现从未见过的洋芋,以此补充军粮,战役大获全胜。

东乡的洋芋种在山旱地上,沟壑纵横的山坡被开垦出小块梯田种植作物。这些贫瘠干旱的土地少有作物能够适应,却与洋芋“天作之合”。

以前种植洋芋,是“人种天养”。收获时,洋芋装进麻袋,需要人一袋袋扛出来。现在,山沟沟通了路,村民家里置办了电三轮,收洋芋时可以把三轮车直接开进地里。见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跟上了,碧桂园东乡乡村振兴项目部决定选择高质量的籽种,尝试开展机械化洋芋种植。

“刚开始大家都不愿意。我们上村民家里游说,老乡们总觉得机械化不好,找这样那样的理由推脱。”提起初期的困难,项目组的马海龙记忆犹新,“在其他村庄碰了壁,坪庄村后沟社的马忠华社长却主动请缨。”

敢拼敢闯的马忠华说动了后沟社的几位村民,贡献出家中田地“做试验”。去年冬天洋芋收割后,碧桂园分发了籽种、租来了农机,手把手帮着村民种下了第一批“试验”洋芋。

洋芋甫一下种,周围质疑的眼神就紧盯着。“我们第一次用黑地膜,有的老乡意见大得很,都不相信。”马忠华说。

“今年到了洋芋该出苗的时候,还有人跑来奚落‘你们这土豆咋了,怎么还没出苗,不会是长不出来吧’。”那时候,马海龙他们的压力巨大,只能等待时间来证明一切。

一两个月后,有“做试验”的老乡自己去地里看,发现挖出来的土豆,个大量多,这才信了。“土豆长出来,市里、县里的专家过来看,都感叹土豆的质量好。”马忠华扬眉吐气了,当初自己做的决定、向村民们打的包票,变成了漂亮的成绩单。

70岁的马林爷爷家种了两亩试验田,原先亩产两千多斤,今年达到六千多斤,“30年来没有种出过这么好的洋芋!今年是收成最好的一年。”

马忠华向马海龙拍胸脯,“明年要种500亩,把坪庄村的洋芋田都种上。”

马林爷爷也开心,今年的商贩抢着上门收他家洋芋,光卖洋芋,他就挣了六千多元,“明年,家门前的小路就能修好了,拉货、卸货,车子进家里就更方便了。”

到时候,这条路上就会有更多的洋芋,向着更多更远的城镇“奔跑”。

刺绣挖掘东乡美

东乡妇女爱美。生活在单调的西北山间,妇女们除了干农活、做家务,闲暇时就聚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把五颜六色的牡丹、百合、洋芋花绣满家中服饰被褥。以前的东乡族妇女,每逢喜庆大事,都穿绣花裙子。她们把这种绣花裙子叫做“过美”。

曾经,由于传统观念影响,东乡族女性无法走出家门。她们的美丽如同手下的刺绣,藏在深山,不为人知。刺绣虽是她们为数不多的乐趣,却没能形成经济效益。

碧桂园东乡乡村振兴项目部开动脑筋,把东乡族女性的刺绣手艺变成“指尖上的产业”,把她们和刺绣一起带到了公众面前。

去年10月,在碧桂园和中国妇女基金会的共同努力下,东乡绣娘们穿着东乡刺绣的服装走上了中国国际时装周秀场的T台。那一刻,她们和她们的刺绣一起被聚光灯包围,被世界瞩目。

“那是我这辈子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去北京。”聊起走秀经历,绣娘郑麦麦仍然十分兴奋。在参加走秀前,她从未走出过临夏。

前30多年的人生中,她依附着父亲和丈夫生活。去年,她参加了碧桂园举办的东乡刺绣培训班,并以精湛的手艺成为碧桂园东乡刺绣产业枢纽的一名绣娘。

“去年在绣坊挣到了人生中第一笔钱,拿到手的时候都舍不得用。”郑麦麦的丈夫原本不同意她出去工作,第一笔工资到手的时候,丈夫松了口。现在,郑麦麦通过接绣坊的订单,每月收入有两千多元,丈夫也越来越支持。

碧桂园挖掘了东乡刺绣,刺绣让东乡妇女的美丽绽放。碧桂园东乡乡村振兴项目部负责人张韬很感慨,“你能明显感觉到绣娘们身上的变化,整个人都自信大方了许多。”

因为丈夫反对,绣娘马来西麦没有参加去年的走秀。但最近跟随绣坊展示活动去了上海,“丈夫看到其他人走秀回来后,就没那么反对了。这次让我去了上海,下次有走秀,我一定要去。”

她的微信朋友圈首页是一张上海的街景照片。她的妯娌去参加了走秀,媒体拍下了许多照片,马来西麦看见过,很美。

教育斩断贫困路

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是很多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绊脚石”。过去,受传统观念影响,加上自然资源的贫瘠,辍学打工成为许多东乡人的谋生之路。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是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计。

碧桂园东乡乡村振兴项目部推动落成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一座九年制学校,随后又筹建起东乡第一所也是唯一的职业技术学校——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

“不上学,他们以后的人生怎么办!”2018年初来东乡,张韬碰见辍学孩子时,心疼不已。女儿高三升学之际,张韬来到了东乡。牺牲了对女儿的陪伴,他说,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东乡孩子们早早辍学。

“为了让他们安心学习,学校尽可能地在经济上、生活上减轻孩子们的负担。”据张韬介绍,国强职业技术学校对在校生免除学费、住宿费、伙食费、保险费等一切学杂费用。此外,学校还给予学生每月40到60元生活补贴。

16岁的汪玲玉是该校城市轨道管理专业一年级的学生。小时候父母相继离世,她和姐姐两人由叔叔抚养长大。“初中毕业,家里就不愿意出钱让我继续上学了。我自己出去借了钱,交了学校报名费。”汪玲玉语气中透着坚决。

进学校后,每月补贴足够她校内花销。“姐姐初中就出去打工了,她希望我能够多学一些技术,找个好工作,不走她的老路。”汪玲玉说。

像汪玲玉一样,学校里许多孩子都是来自贫困家庭。他们敏感又早熟,需要更多的关爱与理解。

张璟蕊是国强职业技术学校酒店管理专业的老师,也是东乡的女儿。受益于开明的家庭,她一路从东乡考上了兰州的大学,毕业后又回到东乡任教。“平时上课,除了讲解专业知识,我还常常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大学生活,引导学生思考规划自己的人生。”张璟蕊说。

学校也在为学生美好未来铺路。“我们有对接的高职学校,在这里学习三年、高职两年后,学生就能获得大专文凭;还与一些企业合作,为毕业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岗位。”国强职业技术学校党政办主任陈林林说。

酒店专业二年级的张银梅告诉记者,今年开始,她就在为升高职做准备。她希望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将来找个好工作,回报独自一人拉扯她长大的妈妈。


关键词: 责任编辑:宋薇薇
返回栏目>>

人物界杂志社 国发委办公室主管
Copyright © 2012-2022
人物界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