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卢群林在志愿服务中发言。(资料图) 受访者供图
西宁5月12日电 题:江西青年爱洒高原15载:帮助需要的人活得才有意义
12日早上6点,在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的241个核酸采样点上,医护人员、政府和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们已经开始准备即将在8点开始的全区人员核酸采样工作。
在康园小区核酸检测点,志愿者卢群林正在对各个采样台进行消杀,一旁的医护人员夸赞道:“‘老志愿’就是不一样,程序规范、手脚麻利、干净整洁。”
正如医护人员所说,“80后”卢群林是一名“老”志愿者,自2007年,第一次在青海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以来,便在公益服务的路上走了15年。
“过去日子清苦,靠母亲操持家计,让我无法和同龄人一样无忧无虑地生活,因此也比同龄人更早成熟、懂事。”卢群林回忆说。
图为志愿者们给山区学生送学习用品。(资料图) 受访者供图
卢群林出生在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朗埠村的一户贫农人家。父亲失明、遭遇洪灾、生活艰苦是他20年在家乡生活的记忆。
2007年,20岁的卢群林考入青海民族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初入校园,务实、热情、友善的他很快得到了老师同学的认可。在得知大学生志愿者协会正在招新人,深思熟虑后,卢群林填写了报名表,成了志愿者协会的一员。
“当时的学费和生活费都得靠自己,对当志愿者也犹豫过,因为如果参加志愿活动,打工赚钱的时间就少了,但是最终我还是报名了。”卢群林说,从此他就成了宿舍里每天起床最早、休息最晚的学生。
昔日的大学室友朱海旭说:“当时,舍友都说他‘神龙见首不见尾’,但我们都理解他的不易,当了志愿者后,他既要做兼职,又要参加志愿活动,非常辛苦,但他从来没抱怨过。”
2007年国庆期间,卢群林参与了第一次志愿活动,到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拉布乡,为拉布中心学校近百名贫困学生送去棉被衣物、食品和体育用品。
“那次有个9岁的男孩叫求久旦周,我没想到活泼开朗的他是一名孤儿,父母去世他跟爷爷奶奶生活,日子艰辛但他很坚强懂事,经常帮爷爷奶奶干农活,还爱学习。”卢群林说,虽然当时还是名学生,但他决心要帮助求久旦周和像他一样的孩子健康成长。回到学校后,就着手创立了青海省五彩路慈爱公益促进会,与更多爱心人士一起,到偏远地区传播知识、传授技术、传递友谊。
图为卢群林给山区学生送学习用品。(资料图) 受访者供图
2014年6月,一家厦门的台资企业向即将研究生毕业的卢群林抛来“橄榄枝”,高薪请他加入。但他很想完成许下的愿望,因此毫不犹豫地留在母校做了一名助理讲师。
一个背包,一把伞,一个水杯,一双鞋,一颗热心……15年来,通过卢群林和其他志愿者的努力,3012名贫困学生获得“一对一”长期精准助学帮扶,13所学校成功申请免费午餐,106间农村贫困学校七彩图书室建立。同时他们捐赠取暖烤箱;连续7年开展暑期“七彩课堂”支教;为西宁市环卫工人捐赠防辐射眼镜800副;开展各类公益讲座153场……
卢群林先后赴汶川、玉树、雅安地震灾区一线,多次去玉树、果洛等高海拔高寒地区义务服务。其间他多次受伤,甚至危及生命,但他总是一笑而过,从未退却。
2021年10月28日,青海西宁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卢群林第一时间集结8名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一线。今年4月,疫情再次袭来,卢群林和他的志愿者服务队再次投身抗疫,进入封控区为居家隔离的居民发放物资,配合医护人员上门采样,在有突发情况时认真处置。
说起获得的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青海省十佳正能量志愿者等荣誉。他说:“人这一生总得做点什么,比如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样才活得有意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