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记者 褚萌萌
相传在宋代,湄洲岛女子林默善水性、知天象、通药理,常帮助乡民预测航海吉凶、救死扶伤,受到人们的爱戴。她逝世后被奉为神女,后渐成为护佑航海平安的“娘妈之祖”。
梳着妈祖髻、穿着湄洲岛传统服饰的当地中学生 新华社记者 褚萌萌 摄
“捏海人”
神像前的祭坛上,摆放着海味、花鸟、山水等各类贡品,其中有许多栩栩如生的面塑海鲜,乍看之下竟可乱真。它们出自58岁的“捏海人”、本地村医黄亚棋之手。
经过灵巧地捏造、精细地雕琢、逼真地着色,一团混合调制的白色面团就在黄亚棋手中摇身一变,化身瞪着眼睛的黄花鱼,似乎还散发着海洋的鲜腥气息。
每隔三五年,黄亚棋就会为祖庙的祭典准备一桌上百种的“海鲜盛宴”,还常收到世界各地妈祖庙的制作邀约。最多一次,他捏过168种,有海星、海螺、螃蟹、带鱼、鲎……琳琅满目。
很难想象,这份巧夺天工的手艺是自学而成的。上世纪80年代初,年轻的黄亚棋第一次参加妈祖巡安湄洲的活动,便被家乡文化深深吸引。母亲告诉黄亚棋,传统妈祖贡品中有一种面塑海鲜,已经去世几十年的黄家二伯是最后一个精通这门手艺的“捏海人”。
“我感到一种责任。”黄亚棋说,“我不捏,这门手艺就败了。”他去市场买来各种海鲜细细观摩,又结合母亲对二伯作品的回忆,在行医之余废寝忘食地研究着。
据传,妈祖贡品中的海鲜面塑是龙王派来拜谒妈祖的虾兵蟹将。由此,黄亚棋给每样作品都起了有趣的名字:“虾兵助战”“蟹将点兵”“海龟祝寿”“马鲛朝圣”……每年春祭之时正值鱼群产卵,古代先民以面塑代之,为的是让海洋生物得以繁衍生息。
瓣香起湄洲,善心逐水去。沿海地区的人们自古靠海吃海、向海而生,因而感恩海洋、敬畏海洋,朴素地渴望着与海洋和谐共处,这些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代海洋文明的智慧与包容。
源流一方
小小湄洲女黄溢萍第一次参加祭典表演。她梳着状似帆船的“妈祖髻”,身着蓝色“大海衫”和红黑裤子。看到祭坛上的海鲜贡品,黄溢萍入了神。“这都是我们湄洲岛的特产啊,像是活生生的。”她越看越喜欢,回去立刻报名学校的面塑兴趣班。
2009年,“妈祖信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以弘扬妈祖大爱精神为核心,包括祭祀仪式、民间习俗和故事传说等。
校园里的孩子用稚嫩的小手触摸着家乡的历史。黄溢萍所在的湄洲第一中心小学面塑班,就是在黄亚棋的指导下开办的。近一年,黄溢萍已如愿学会捏海星等简单生物。
学校的妈祖髻兴趣班办得有声有色。“盘发为海,插簪为桨,青丝做缆,竖髻做帆”,这种相传为妈祖设计的发髻有祈求一帆风顺之意,但技艺复杂,已少有年轻人掌握。
学校老师黄秋梅特意向长辈请教,又悉心琢磨,逐渐懂得了个中诀窍。这两年,她都会带学生去参加岛上一年一度的湄洲女发髻技艺表演。
丰富的传承活动,实质是发扬妈祖精神的仁爱内核。以湄洲妈祖祖庙为例,其下的慈善基金每年都会投入上百万元,扶助孤寡老人、困难学生等。
在水中央
对33岁的祖庙工作人员张丽明来说,3年前陪同妈祖像赴马来西亚的情景,令他难以忘怀。在吉隆坡天后宫,众多敬仰者前来谒拜古老的妈祖像,将宽敞的殿堂挤得满满当当。“我真切感受到妈祖文化的吸引力。”张丽明说。
大学毕业后,这位湄洲岛小伙一直在外工作,当时只是因家事之故短暂回岛,在祖庙帮忙。可所见所感令他坚定下来:留在家乡,弘扬妈祖文化。
自古以来,出海远航的人们都会在船上请一尊妈祖像,以求平安。随船行水流,妈祖文化传播到全国各地,台湾更是有5000余座妈祖宫庙、全岛人口近70%的敬仰者。唐以降,妈祖文化还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沿线地区,在与当地风俗的融合中落地生根。
湄洲妈祖祖庙接待处主任林玉美介绍,截至2019年2月,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已建有妈祖宫庙,有敬仰者近3亿名。
“妈祖是亲和的、包容的、非对抗的,是东方海洋文明的代表,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林明太认为,这是妈祖文化取得世界性影响的原因。在当代,妈祖精神与海丝精神的开放包容、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是一致的。
“妈祖文化很早就传入日本,并且还在继续传播。”在第五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上,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说,新冠肺炎疫情中,妈祖祖庙为日本捐赠物资,就是妈祖精神的体现,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诠释。
湄洲岛党工委港澳台办主任唐国清介绍,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双向交流,当地积极促进妈祖文化助推两岸融合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
祖庙的工作人员中,有20多名像张丽明一样的返乡大学生。他们为千年妈祖文化带来新颖的创意:“重走海丝路”中,“女神”的实名制飞机票、特设座位等都曾在网络引发关注。
90后的林建滨还联合岛上几名有特长的青年,打造了“萌妈”的妈祖卡通形象,制作文创产品、绘制微信表情包。未来,他还想结合千里眼、顺风耳、四海龙王等神话形象,创作“萌妈”动漫作品。林建滨说:“我想通过文创,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妈祖,让妈祖文化不在我们这一代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