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热点 非遗活动 非遗人物 非遗技法 非遗遗产 中国非遗

潘英:穿经纬 织锦绣

发布时间: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陈美伊
64岁的潘英是苗族织锦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从小生在苗寨,长在苗寨,却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

“哎,这里!”

车刚停下,一位苗族妇女站在两层吊脚楼前热情地招手,身着褐色对襟绸褂外加黑色土布绣花围裙,前额头发挽成倒S的髻。

潘英

“我是潘英。”64岁的潘英是苗族织锦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从小生在苗寨,长在苗寨,却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来寨子的游客很多,来家里的客人也多,汉语也就越讲越好。”

潘英所在的青曼苗寨位于凯里市舟溪镇曼洞村,苗族人口占96%,有中国特色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之称。600余年的风雨历史,孕育出古朴典雅、别具特色的苗族文化,其中苗族织锦、刺绣更是引来游客无数。

络绎不绝的游客,给苗寨带来了活力,也给潘英家里增添了许多不一样的生气——门厅里,对开贴着的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几乎占据整面墙,格外瞩目。

“想在地图上看看客人们从哪里来,也想知道,这门技艺能走到哪里。”潘英笑着比划:“有游客专门从四川、湖南过来,还有北京、上海,你看就是地图上这一根根线穿过的地方!”

而潘英的织机上,也有无数根这样的线,同地图一样,自上而下的称作“经线”,横贯左右的是“纬线”。

潘英在织机上埋头数纱挑线

无数个清晨,潘英就坐在织机前,拿着梭子埋头数纱挑线,晨光透过窗户落下,青纱的纤维在空中起舞。挑完一排,穿进一根纬线,用梭子紧上一紧,再拉动织机,如此往复。

舟溪织锦工艺复杂,每块布匹至少用到1000至1200余根经线,用丝之细,每平方厘米达到60经、90纬的高精密度。“织这么点,也要花上整整一天。”潘英将食指横过来放在布匹上,当做计量的尺子。

“这是蝴蝶,这是牡丹……”这些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图案已经在她的脑海里形成拓片,浓缩成一本厚重的史书。

“8岁的时候,就开始跟着母亲学习,她在一边织,我在一旁看。”幼年的潘英在织锦上就展现出极高的天赋。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她都能织得栩栩如生。

苗家姑娘对于未来的美好期盼,依附并储存于一张张织锦之上,到潘英这里,已经传承了6代。

“祖祖辈辈的东西,要好好传承下去。”然而从手艺人到守艺人,这条路并不平坦。

世代以农耕为主的苗族人,辟田种粮,织布为裳,在狭小的生存空间里,传统织锦手艺难以解决温饱问题,更多苗家儿女选择出走大山。

看着织布机、线圈蒙上灰尘,祖辈传承的手艺风雨飘摇,潘英的思想中迸发出强烈的火花——抢救它们。

从此,潘英的人生轨迹和织锦深深地联系在了一起:她举办织锦培训班,开展培训150余次,并担任凯里市2018年“锦绣计划”培训班讲师,让留在村里的妇女接受系统的手艺培训;借助凯里市在青曼小学挂牌成立的苗族织锦技艺传习所,将义务培训活动延伸至学生以及社会广大青年妇女,参与人数达1000余人次;依托凯里市大力发展的曼洞文化个体产业,推动曼洞村刺绣产业个体户壮大到10家;牵头成立曼洞村苗族织锦合作社,2020年至今合作社收入近100万元……

数十载的默默耕耘,濒危的手艺和潘英迎来了高光时刻。2012年,以曼洞为项目地址的苗族织锦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潘英在第六届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荣获“新生代手艺之星(织造技艺)”,2021年,荣获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织锦技艺传承人称号。

潘英的织锦,工艺精湛,图案独特

如今,苗族织锦已经成为青曼的文化名片,吸引了省内外、甚至法国、德国等欧洲地区的苗族工艺爱好者相继通过网络平台购买,苗族织锦走出了大山,走向了世界。

“希望苗族织锦能走进地图上更多线穿过的地方。”看着墙上的地图,潘英满怀希冀。

地图上的经纬线,贯穿东西、山里山外,是苗族织锦绽放光彩的最佳注解;而潘英手中的经纬线,穿过历史、勾连现在,将同更多苗族儿女一起编织幸福美好的明天。


关键词: 责任编辑:宋薇薇
返回栏目>>

人物界杂志社 国发委办公室主管
Copyright © 2012-2022
人物界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