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的修鞋老人王建荣
3岁时患病导致下肢残疾
他自学修鞋手艺自食其力
14年来
陆续将修鞋攒下的8万多元积蓄捐出
并先后资助了100多名贫困学生
他的故事感动了无数网友
残疾老人经营修鞋摊数十年
热心服务赢得顾客赞许
今年77岁的王建荣,3岁时因患小儿麻痹导致下肢瘫痪。1962年,17岁的他随父母从上海来到淮安。为了不给家里增加负担,他自学修鞋手艺,并在老淮安城摆了一个修鞋摊,从此开始了数十年的鞋匠生涯。
这辆破旧的手摇车,是王建荣亲自设计的。如今这辆锈迹斑驳的“老伙计”,不仅是他出门走路的“双腿”,更是他赖以生存的“饭碗”。
一大早,王建荣的修鞋摊刚开门不久,老顾客们就纷纷上门。汪阿姨是老顾客,自从王建荣搬了地方,她几经辗转打听,终于找到了老人新开的铺位。
汪阿姨:在他家修鞋有二十多年了,服务非常客气。他手艺可以,人真好。如果有人口袋一掏没带钱,他就说没事,你拿走。
靠修鞋累计捐款8万多元
他已资助百余名贫困学生
几十年的风霜岁月与修修补补,将王建荣的一双手变得粗糙,手指关节突起变形。一双因残疾而无法行走的腿,每逢刮风下雨总是钻心地疼,但是老人善良而火热的心,却见不得别人吃苦受困。
2008年,汶川地震,看到电视上的灾后画面,王建荣带着一张张零钱以及存折凑出来的4000块钱,赶到了当地红十字会。
王建荣“靠自己做慈善”,捐出的每一笔善款,都来自不起眼的修鞋钱。早上七八点开始修鞋,晚上五六点收工,一天最多修几十双鞋,一双鞋的利润只有一块钱左右。
几十年的修鞋生涯,王建荣也吃了不少苦。这一路,他也受到过社会各界的帮助。所以感同身受,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老人总是愿意伸出援手。
汶川地震4000元、雅安地震2000元、鲁甸地震2000元、给村里特困户捐款捐物、长期资助贫困学子、累计帮扶特困学生100多人……王建荣用一针一线的微薄收入,在短短14年间累计捐款8万多元。
多年以来,王建荣凑好了钱就会到当地的慈善总会捐款,许多受资助的学生也早已把他当作了亲人。
六年前,在一次偶然的捐资助学活动中,杨文婧与王建荣结缘,从她上高中起,老人每年固定给她资助2000元,作为学费和生活费。临近春节,杨文婧给王建荣打来了视频电话,向老人问好。
王建荣:你马上毕业了,走向社会有工作了,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去帮助别人,就是对爹爹最好的回报了。
“这个事我会永远做下去
做到不能赚钱了为止”
近日,王建荣又早早赶到当地的慈善总会进行捐赠。5块、10块、100块……他仔细数着自己的劳动所得,将近一段时间积攒的500元交给工作人员。他每次来的时候,钱都要放在一个旧包里,旧包已经用了很多年。
“这个事情我会永远地做下去,做到我自己不能赚钱了为止。我帮助了他人,我自己心情好,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综合《24小时·遇见你》
总台记者/杨滢 黄成 孙晓璐 周俊 韩磊 淮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