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警营中,有这样一群人,从军人到警察,经历一场华丽的转身,继续践行着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承诺。他们的血管里奔腾的是爱的长河,胸膛里澎湃着满腔热血,在他们的人生中,一半书写国防绿,一半镌刻警服蓝。
国防绿 → 警服蓝,初心不变 砥砺前行
董波,1995(军营) 1998(警营)
2017年,一段交警为交通事故伤者撑伞的视频走红网络,网友纷纷在网络点赞董波“有爱心、热心肠”,董波由此也被网友称呼为“撑伞哥”。也就在这件事的第二天,董波又为误食鼠药的小女孩开道送医,15分钟走完了40分钟的路程,小女孩成功脱离危险。
从军人到警察,从“撑伞哥”到“开路交警”,交警董波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了不平凡的意义。他的举动流露出一名普通交警对自己岗位最深切的热爱,对这座城市最贴心的关怀。危难之际,他用一名退伍军人和交警光荣神圣的职责,让群众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
李震东,1991(军营) 1995(警营)
1991年,年少懵懂的他坐着火车来到陕西渭南的军营,开始了他的从军生涯。退伍后参加公安工作,从最基层干起、从最困难的事做起、从身边人学起,历经巡警大队、交警大队、基层派出所岗位的洗礼,他的足迹遍布辖区的每一个角落,耿直爽朗的笑声传遍村村落落,浸润着群众的心田。
30年工作岁月,在谈笑风声间一挥而过,7年山区社区民警的足迹,让两鬓斑白烙上了岁月的印痕,几次手术削弱的是机体免疫能力,但历久弥坚的决心矢志不移。
肖洪,2002(军营) 2017(警营)
他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某部,期间获 “优秀党员干部”“优秀基层主管”三等功等多项表彰。2017年,肖洪带着憧憬和期待从部队转业投身警营,从最基层的山区派出所干起,积极转变角色,认真学习公安业务,完美的从一名军人蝶变成一名优秀的社区民警。
肖洪身高不高,却常自诩最“高”的社区民警。他所负责的龙门山镇九峰村辖区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最高处近4000米,相较于几十公里外平均海拔只有500来米的平原坝区,是名符其实的高!当问起肖洪如何当好这里的社区民警,他说道:能文能武就行!
米亮,2002(军营) 2016(警营)
十四年的军旅生活,他将青春奉献给了部队的信息化建设事业,参与过部队一体化指挥系统建设的宏大工程,2017年正式加入公安队伍。工作中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结合个人办案经历和吸取其他民警办案经验的基础上,独自开发了案件办理文书系统,将办案人员从繁琐的办案文书拟制中解放出来。
在刑侦大队反诈专班工作期间,多次精准预警,配合团队成功止付追回某公司被诈骗的760万元。正如他自己所说:“时间让一切都在改变,但我对这身制服的挚爱却从未改变。”
路建玲,1990(军营) 1992(警营)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在军人的风采中女兵无疑是一抹亮色。她的军旅生涯虽然短暂,但巾帼不让须眉的劲头儿依然不减。
1992年加入公安队伍以来,经历多岗位锻炼,而如今,办证窗口就是她的舞台,她是离群众最近的人。为前来办事的群众解答一个个疑问,解决一个个诉求,她的内心是欣慰的,每当换来群众的一个微笑或一句感谢,她都会觉得自己的工作十分有意义。从松枝绿到藏青蓝,不一样的颜色,一样的忠诚奉献;不一样的职责,一样的担当。
潘勋,2007(军营) 2012(警营)
潘勋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笔名潘小高。他是中曲协、全国公安文联曲协、省市曲协会员,彭州曲协副主席,四川竹琴非遗传承人。2012年参加公安工作,在10年的警务实践中,他创作的高质量公安题材曲艺作品数十余篇。
为深入推进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公安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他利用四川曲艺诙谐的语言和生动的表演阐述了警民深情和宣传普法,立足文艺支教,走进彭州市各中小学,免费为学生提供金钱板、竹琴辅导,在群众中取得了很好反响。
李杰,2013(军营) 2020(警营)
2020年,彭州三名交警跳河救人的事迹爆红网络,一个月之内的两次跳河救人,感动了无数网友,这三名交警也被授予“感动彭州好市民”。三名交警中其中一人便是李杰,此时李杰刚到公安局工作才仅仅一个月,他将军旅生涯留给他的那份坚毅与执着,带到公安队伍中继续发光发热。
而如今,李杰已经从交警大队调至丽春派出所从事社区警务工作,成为了社区民警的得力助手。
他们脱下军装换上警服
从橄榄绿到藏青蓝
从卫国到保家
改变的是颜色
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岁月更迭
他们依然是祖国最忠诚的守护者
值此八一建军节之际
祝所有警营老兵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