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拍得很真实,你们没有经历过那种人生,不会懂得很想努力但是没有方向的失落感。”说到这里,刘莉的眼眶泛红了。
今年39岁的刘莉,目前是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一家酒庄的生产车间主管,也是今年年初热播的《山海情》中“白麦苗”的原型人物之一。
从“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举家移民到福建省对口扶贫协作建设的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从只有初中文凭、没上过一天班,到成长为酒庄的车间主管,刘莉觉得移民政策为自己“打开了人生的另一扇门”。
(《山海情》“白麦苗”剧照 图片源于《山海情》电视剧官方微博)
走出大麦沟
在刘莉的家乡,西海固大山深处的大麦沟村,水是最金贵的东西,半夜排队挑水是常事。
村子三里外崖下有口泉,每天凌晨三点,村里人轮流去打水,半小时才能攒一桶水,“山泉比手指还细”。有一次早上下雨,刘莉打完水,爬崖爬到半道脚一滑,人跌倒了,水桶滚到沟下,当时她想什么时候打水能不这么费劲就好了。
8年前,这个心愿实现了。2013年8月,刘莉一家四口和大麦沟全村100多人,一起从固原市隆德县温堡乡大麦沟村搬迁至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政府给每户移民都盖了两间水泥房,全部都通上了自来水。一下车,刘莉就走到屋里拧开水龙头。“水哗哗地流出来,我的眼泪也跟着哗哗地流。”
以前在大麦沟村时,和村里其他家庭一样,刘莉的老公柳发明也在外地打工,村里就剩下老人、妇女和娃娃。不管人有多勤快,如果老天不帮忙,一年到头也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年份不好的时候还要靠救济,“都是靠天吃饭”。
(穿着工作服的刘莉 央视网记者 王静远 摄)
那时候刘莉没有工作,全家人的开销都靠柳发明在外面工地打工的收入,尽管已经十分辛苦,一年下来还是攒不下钱。每年开春,柳发明辗转周边省区打工,年底收工等发工资。结果冬天在家待了三四个月,差不多就花去了一年挣的大半。
再加上家里种的三亩山地,刘莉一个人收不完,有时候柳发明回来帮着收田,然而这样一来又赚不到钱,“就这样一直原地踏步,每年冬天一过完又回到了原点”。两个孩子一天天长大,生活的开销也越来越多。“平时从来不会去买西红柿、辣椒、茄子这些菜,那时候菜才几毛钱,也不贵,主要是自己没钱,真的是吃不起。”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刚搬到原隆村的第一年,刘莉到处打零工。安顿好新家的次日,她就坐上街上招短工的中巴去种树,除此之外,她做过清洁工、搬过树、种过玉米、在工地做过饭,每天早上5点出门,晚上8点多才能回到家,最远甚至去到内蒙古找活做,一天最多能挣80元钱。虽然很累,但刘莉觉得这比之前在山里的日子好多了。“以前挣不来钱,现在一天干完活就能拿到80块现金,我觉得特幸福,回家路上我买点水果,兜里还剩下50多块钱。”
因为自己白天都在外面打零工,7岁的孩子只能在家吃泡面。一开始儿子吃得还挺香,后来她发现儿子不怎么吃了,想到儿子还在长身体需要照顾,她决定以后就在家附近找点活儿做。
2014年,刘莉经人介绍到离家不远的酒庄葡萄地里除草,她每天都会提前到酒庄,生怕干得不好被辞退。离开大山后的头几份工作都是零工,工作和收入的不确定性常常让刘莉觉得没有安全感,所以她总想着要早去一点、多做一点。
(刘莉工作的酒庄 央视网记者 王静远 摄)
刘莉还记得刚移民不久时,有一次她在路边看到一个广告语“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当时我就想今天至少你是有工作的,有方向的,而明天就算你努力也未必会有结果,所以还是今天好好努力工作吧。这句话我一直记着,不管做什么工作都想着。”
因为做事踏实认真,刚去不久,刘莉的岗位就从除草转到了洗橡木桶、灌酒、洗瓶子、打塞子等。“当酒庄通知我要聘我为长期工时,我高兴得都要跳起来。”
“打开了人生的另一扇门”
2015年年底,刘莉被聘为车间主管。她像酒庄负责人当初要求她一样,严格把控食品级的消毒清洁程序,每天刘莉都会和工人一起把酒庄清扫几遍,门缝、抽屉这些抹布擦不到的地方,就用棉签、牙签清洁。刘莉说,刚开始还有人不理解,地上都能照出人影,为啥还要清理那么多遍?
等到收葡萄的时候,机器去一遍梗,刘莉还要带着工人再一粒粒地手摘一遍。从只有初中文凭、没上过一天班,到成长为酒庄的车间主管,刘莉不敢对工作有一丝的怠慢,“我没有文凭,只有更认真才行。”
(工人们正在人工给葡萄摘梗 央视网记者 王静远 摄)
2016年,在外地务工的柳发明也来到原隆村的酒庄工作,成为葡萄种植基地的一名员工。一个生长周期过去,他成了基地的负责人,带着同村十几个工人一起干。
6年前,刘莉家花7万多元买了辆小轿车,有时候下了班他们一家四口会开着车到银川逛街、吃夜市,回想起刚嫁到大麦沟村时两口子为了省8元车费爬了80多里山路的情景,刘莉总会觉得不真实。
在刘莉心中,移民政策是自己人生的转折点,工作上的成就感让她变得自信起来,就连走路都变得有底气了许多,“我现在拿出以前的照片都不敢看,明明才二十多岁,看起来比现在还老气。”
来到闽宁镇这8年,刘莉学到了很多过去不曾听闻的知识,经济水平的改善也使她思想发生了转变,最明显的就是在子女教育问题上。
在刘莉小时候,父母养孩子的标准就是能吃饱穿暖、上过几年学就行,很少有家庭会全力供一个女孩子读书。“以前在大山里我也是这么想的,但自从我搬出来之后,我真正体会到当我在面对新鲜事物时对知识的渴求,所以我也下定决心要好好供两个孩子读书。”
(《山海情》故事的原型地——闽宁镇 央视网记者 王静远 摄)
刘莉觉得自己是个幸福的人,而“幸福的指数要自己体会”。“刚从老家搬下来时,我觉得不用走山路挑水,能住上新房子有自来水就是幸福;后来出去打零工每天挣80块钱,我每天兜里有钱就是幸福;接下来我又在酒庄除草,虽然很辛苦,但是就在家门口,晚上下班还能陪儿子去广场玩,那时候我觉得生活又多幸福了一截;再之后我被聘用为酒庄的长期工,再也不用每天早上醒来发愁要到哪儿去找零工,这种稳定也让我有幸福感;到最后我成为车间主任,我觉得自己更幸福了,因为我不但是自己在干,我还带着和我一样搬迁来的姐妹们一起努力,每次她们夸我懂的酿酒知识多,我就感到特幸福。”
《山海情》电视剧的播出带动贺兰山东麓的葡萄酒火了,刘莉所在的酒庄订单不断,她希望未来酒庄的酒能畅销国内外,不断擦亮宁夏的“紫色名片”。今年刘莉的大女儿刚考上了大学,儿子也即将参加中考,刘莉工作的劲头更足了,为了家人,也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