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胜馆》剧照
“省粤剧院的演员武术功底扎实,打得很好,把蔡李佛拳的腰马都做出来了,还加上了独特的发声,更有气势了!”12月7日晚,备受期待的新编粤剧《鸿胜馆》在佛山琼花大剧院上演,蔡李佛拳省级非遗传承人、佛山鸿胜馆馆长黄镇江率众教习、弟子观看演出后大加赞赏。
粤剧《鸿胜馆》由广东粤剧院和中共佛山市委宣传部、佛山市文联联合打造。该剧7月下旬在广州首演后引发好评如潮。此次回佛山,于12月7日、8日连演两场,更是受到了佛山市民的追捧。
红色武馆
《鸿胜馆》的故事不止于武林
新编粤剧《鸿胜馆》主创阵容强大,由国家一级编剧、佛山市文联名誉主席尹洪波任编剧,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丁凡任总导演,国家二级导演涂雨铮、优秀青年导演郭俊欣任导演,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著名粤剧文武生彭庆华,国家一级演员、粤剧文武生黄春强联袂主演。
该剧以中国著名南派武术组织——佛山鸿胜馆及佛山早期共产党员钱维方、吴勤等历史人物为原型,讲述了上世纪初社会变革浪潮中,鸿胜馆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心怀家国、不畏艰险、成立红色工会的故事。
创办于1851年的鸿胜馆是最早让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武馆,在世界上的影响很大。
“佛山第一个党组织成立时只有4人,其中有2人是佛山鸿胜馆的人。”编剧尹洪波说,“鸿胜馆在创立之初,就定下‘为官不教、富人不教、地痞无赖不教’的原则。”《鸿胜馆》的故事不止于武林,不少共产党人从鸿胜馆走向了革命的道路。在鸿胜馆教练吴勤的带领下,还成立了共产党在广东的最早武装——东江纵队。
“我们创排这部戏,首先看重的是其革命背景。”该剧主演、剧中赵维元的扮演者彭庆华说,“鸿胜馆是一个红色武馆,接收的都是劳苦大众。我们在做功课的时候挖掘到鸿胜馆参加了历史上多次革命运动,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充满热血和力量。”
“将鸿胜馆前辈参加革命斗争的故事搬上舞台,我们很高兴。”粤剧《鸿胜馆》邀请佛山鸿胜馆馆长黄镇江担任武术顾问,他表示:“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鸿胜馆前辈们为中国革命做出了贡献,但一直以来在戏曲、影视方面甚少有反映。这次将前辈的故事搬上舞台,对年轻一代的教育很有帮助。”
功夫大片
打起来“拳拳到肉”,内心戏同样丰富
佛山的三大重要武术流派中,以黄飞鸿为代表的洪拳和以叶问为代表的咏春拳,都有系列影视剧作品来呈现,但蔡李佛拳还很少。佛山市文联主席杨凡周说,“以往表现佛山武术题材的作品主要侧重人物。因此,粤剧《鸿胜馆》在策划之初,就以鸿胜馆为主线推出,希望以此打造佛山功夫新IP。”
因此,功夫戏是《鸿胜馆》的一大看点,演员们在剧中尽显南派武功。黄镇江在广州观看《鸿胜馆》首演后即评价,“主演将‘腰灵膊活飞铊尽、偏身出手快如风、腾挪闪背进退稳、横标直插腰马功’的蔡李佛拳风格特点很好地展现了出来。”
黄镇江表示,蔡李佛拳渊源深,门类广,呈现生活化、多样性的特点。比如,剧中彭庆华打的毛巾功就很有看点,“这毛巾实际上是一种软鞭,不是那么好控制。以前的毛巾又窄又长,打起来除了防身还能进攻,非常实用。”黄镇江说。
彭庆华出生咏春世家,从小就练咏春拳,“咏春拳讲的是短桥扎马,蔡李佛拳正好相反,比较开扬且跳跃性较大,所以有一种说法是蔡李佛和咏春两拳对垒,谁都打不倒谁。对我而言,夸张一点说,我要将自己放空了重新学。”
蔡李佛拳普及面很广,为了在舞台上打得地道,剧组邀请黄镇江馆长做武术顾问,“在他的指导下我们用了一些很有特色的招式。蔡李佛拳还要有发声呼气的配合,一些特定的发音我们也要去练习。”彭庆华说,剧组还请来了广州体育学院研习散打和南拳的两位教练过来指导,“下到16岁,上到60岁,全剧组都要练,先练散打,再练套路。首先要感受练拳的辛苦,没有实战练拳头,怎么看都是花架子。”
舞台上戏曲演员的武打往往程式化,为了体现“拳拳到肉”的效果,全体演员认真练功,不断调整,最终的呈现接近真实的武术对打,让观众看得“热血沸腾”。
打起来拳拳到肉,其实内心很柔软。
黄春强饰演的黄成发,从出场时的“反派”到关键时刻救下赵维元,经历了复杂的心路历程。“黄成发是穷苦大众出身,这个‘反派’更多的时候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另外,他追求武术的最高境界,希望打败剧中最能打的赵维元。”黄春强说, “剧中有一个伏笔——赵维元的师弟梁烈焰曾救过黄成发,故而他了解到梁烈焰、赵维元所在的组织做的事情是为穷苦大众谋利益。另外,赵维元打赢了黄成发但并未伤害他。黄成发也是热血男儿,最后就发生了转变。”英雄惜英雄,江湖的恩怨情仇最终上升到了信仰的层次。这也得益于编剧尹洪波对人物性格和心理发展的刻画。
剧中,赵维元在赴“鸿门宴”时有一段和黄成发的“打手桥”非常精彩。“为什么设计这一组动作?因为武戏要以武术为主,但又不能离开戏,即所谓的‘戏不离技,技不离戏’,所以我们把这场变成‘手桥’——一种暗战的形式,两人表面在敬茶,其实在斗内力。”黄春强说。
演出现场
观众:“华强”组合很有看头
在《鸿胜馆》这个跌宕起伏的红色故事中,感人肺腑的英雄故事、百年历史的武林门派、独树一帜的南派武功交织在一起,层层推进。该剧将粤剧与武术、醒狮等非遗元素融合,并在舞美上汲取鸿胜馆的建筑元素予以艺术化的呈现,感染了观众。
佛山观众晓君当晚陪家人和好友观看了演出,“整个戏的故事脉络清晰流畅,环环相扣。演员功架扎实,唱做俱佳,好戏值得推荐!”她说,“佛山观众可以在家门口看精彩好戏,真好!”
“在佛山生活这么多年,我才知道蔡李佛拳这么厉害。彭庆华一出场,就带给人一股正气。他和黄春强的‘华强’组合,从武打戏到内心戏,都很有看头。” 另一位佛山观众林女士表示。
“这部戏讲述的是佛山的故事,佛山观众的认可是最重要的。”该剧总导演、著名粤剧艺术家丁凡表示:“粤剧、醒狮和蔡李佛都已经走向世界,我觉得这个戏能做成佛山的保留剧目,并打出广东,打出全国,打向世界,将佛山文化带向更远。”
《鸿胜馆》是继粤剧《红头巾》后,广东粤剧院和佛山联手打造的又一部粤剧精品。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说,“佛山的文化底蕴深厚,很多题材值得发掘和推广。”
据悉,该剧7月在广州首演,一票难求。在佛山首演开票不足一个月,票房就达七八成。“这说明观众的认可度很高。”广东粤剧院副院长张晋琼说,“广东粤剧院在保持粤剧艺术本体的同时,一直在寻求同时代的拥抱和共鸣。近几年,广东粤剧院做了很多尝试,都是在传承中创新,用艺术魅力吸引观众,追求口碑和票房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