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佛教 道教 武术 国学

岭南大儒湛若水 创建书院数十间,讲学讲到九十五

发布时间:
来源:大洋网 作者:钟葵
南粤先贤屈大均曾说过,岭南文化“始燃于汉,炽于唐于宋,至有明乃照于四方焉”。

南粤先贤屈大均曾说过,岭南文化“始燃于汉,炽于唐于宋,至有明乃照于四方焉”。

事实确实如此。明代中叶以后,随着经济中心的南移,学术中心也逐渐南移,岭南文化终于喷薄而出,发出万丈光芒,照耀四方。

陈白沙对广州书院影响巨大

明代初期,府、州、县都办起了官学,而书院的发展则陷于停滞。这种状况从洪武年开始一直持续至弘治年间(1368年~1505年),明孝宗曾坦言:“本朝无书院之制。”

在这137年中,广州除了在药洲重建元末被毁坏的濂溪书院外,仅有一所新书院开张,就是明正统二年(1437年)开办的崇正书院。该书院原是濂溪祠,院址在当时的都府后街,是官办书院。

也就在此时,广东出现了一位文化巨擘——陈献章。正因他的出现,岭南文化才登上了中国文化舞台的中心位置,才有了明代中叶以后广州书院呈井喷状的奇迹。

陈献章,字公甫,广州府新会县白沙里(今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白沙街道)人,人称“白沙先生”。他是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是岭南地区唯一从祀孔子的大儒。

陈献章是明代心学的开山祖,在全国影响极大。成化十九年(1483年),明宪宗下诏请陈献章入京,途经广州时,广州人夹道欢迎,围观者成千上万。史料记载:“白沙初应聘至广,车由城南至藩台,观者数千万人,图其貌者以百数十计,市井妇孺,皆称为'陈道统',其感人若是。”

相传陈献章曾卜居广州,至今广州北京路还有一个叫“白沙居”的地名。他还在南海神庙附近的西台精舍讲过学,写下《浴日亭次东坡韵》等诗。陈献章虽然没在广州办过书院,但他的思想,对广州乃至岭南地区的书院却有着巨大的影响。

湛若水以书院为基地弘扬“心学”

湛若水,是明代继陈献章之后岭南地区出现的又一位文化巨人。

近人刘伯骥在《广东书院制度沿革》中说:“自正德以后……倡发书院风气之最大功绩者,在岭北为王阳明,在岭南为湛若水。王阳明以良知之学,行江浙两广间,以是东南景附,书院顿盛。湛若水生平足迹所至,必建书院以祀白沙。因此之故,书院制度便随着理学发达之影响而兴盛起来。”

明代书院的井喷期,是从正德年间开始,至嘉靖、万历年间达到高峰。岭北地区的书院,王阳明的影响最大;岭南地区书院的兴盛,湛若水的功劳最大。湛若水平生足迹所至,必建书院聚徒讲学,并在书院中建白沙祠。

湛若水之所以“建书院以祀白沙”,一方面是因陈献章是他的恩师,故以建祠表达对陈献章的怀念与感激之情。另一方面,是为了弘扬心学,培养人才,移风易俗。

湛若水,字元明,表字民泽,号甘泉。成化二年(1466年)生于广州府增城县甘泉都(今广州市增城新塘)沙贝村。他早年丧父,由母亲抚养成长,十四岁才开始入学,十六岁到广州读书。

弘治五年(1492年),湛若水顺利通过乡试中举,可惜次年会试不第。这时,他没有选择继续备考,而是经人介绍投到陈献章门下,执弟子礼。

在陈献章的悉心教诲下,湛若水豁然开朗,三年悟道,提出“随处体现天理”的宗旨,主张无处不可以认知天理。陈献章欣喜地说:“日用间随处体现天理,著此一鞭,何患不到古人佳处。”遂将江门钓台作为衣钵,传给湛若水。并赠诗曰:“莫道金针不传与,江门风月钓台深。”

弘治十八年(1505年),湛若水再次参加会试并高中进士,历任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官至正二品,至75岁才告老还乡。

莲花书院遗址 邓卫国摄

湛若水创建了多少所书院?

湛若水虽为朝廷大官,但在名臣与硕儒的“取舍”上,他似乎更倾向于后者。他一生的主要业绩,还是从事教育和讲学活动。

史书记载,湛若水“平生笃志而力勤,无处不授徒,无日不讲学,从游者殆遍天下”。其生平教育活动,一般可分四时期:

一、湛若水考中进士后,即在京城讲学。当时,王阳明也在京城讲学,二人分别执掌教坛。

二、50岁后,湛若水利用在家乡为母守丧三年的机会,在西樵山建云谷书院和大科书院,并亲自招生讲学。

三、年逾花甲后至退休前,湛若水主要在南京讲学。

四、退休后至逝世前,湛若水奔波于全国各地讲学。

湛若水一生创建了多少所书院?有人说二十多所,有人说三十多所,还有人说超过四十所。据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湛若水一生共建了三十三所书院:

“于沙贝乡,则有甘泉、独冈、莲洞馆谷。于增城、龙门,则有明诚、龙潭馆谷。于会城(广州),则有天关、小禺、白云、上塘、蒲涧馆谷。于西樵,则有大科、云谷、天阶馆谷。罗浮则有朱明、青霞、天华馆谷。曲江则有帽峰,英德则有清溪、灵泉馆谷。南都则有新泉、同人、惠化馆谷。溧阳则有张公洞口、甘泉馆谷。扬州则有城外行窝、甘泉山馆谷。池州则有九华山、中华馆谷。在徽州则有福山、斗山馆谷。武夷则有六曲仙掌、一曲王湛会讲馆谷。南岳则有紫云馆谷。”

“馆谷”即居其馆,食其谷,意思是为学生提供食宿的书院。湛若水官至上卿,平时生活朴素,但在兴办书院时,却毫不吝啬,倾囊而出。

在他的努力和带动下,岭南书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一时期的岭南书院发展速度惊人,书院数量跃居全国第三,仅次于江西、浙江。

亲自制定书院学规

正德十四年(1519年),湛若水在南海西樵山大科峰创建大科书院,并亲自制定了书院学规——《大科训规》。

作为教育家,湛若水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大科训规》中。

《大科训规》全文约六千字,共六十一条。包括《大科训规序》《叙规》《训规图》《大科书堂训》四个部分。他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具体阐明学生应如何立志、如何用功、如何进行生活管理等规则。

学生应如何立志?《大科训规》规定:“诸生为学,必先立志,如作室者先曰其基址,乃可。志者,志于道也,立之是敬。”湛若水以建房子首先要打好基础为比喻,要求学生为学先立志,并且要“志于道”乃可,道,便是天理,志立之后,才可以修习体现天理之法。

学生应如何用功?《大科训规》指出:“诸生用功,须随处体现天理。”湛若水要求学生要随心、随意、随身、随家、随国、随天下“体现天理”,平时用功要聚焦在“体现天理”上。

在生活管理方面,《大科训规》要求学生平时应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朋友。诸生同师授业,相处之时,须互相鞭策,一言一行,皆要谨守礼义。

另外,湛若水不同意陈献章“道苟能明,何必多读书”的看法,要求学生多读书,还规定了诸生研习《四书》的次序:“学者须先看《论语》,次《大学》,次《中庸》,次《孟子》。”

《大科训规》对大科书院诸生敬德修业和日常生活管理所作的规范,也成了湛若水对日后各个书院学子的训诫。

增城南香山惊现莲花书院遗址

莲花书院遗址 饶芳东、余海摄

明末,湛若水尽毕生心血所建书院多数被拆,仅存一二。至清代和近代,已荡然无存。

2016年,考古工作者根据文献记载,在增城南香山东南麓的半山腰,挖掘出湛若水在家乡所建的莲花书院遗址。

莲花书院即文献记载的莲洞书院。

考古工作者之所以确认该处是莲花书院遗址,是因找到了一件关键证物。在已清理的莲花书院出土遗物中,有一件刻有“乙巳春泉翁(書)”的红砂岩残碑。湛若水号甘泉,碑刻中的“泉翁”就是指他。“乙巳”是年份,为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与文献记载的莲洞书院建于嘉靖年间相吻合。

另外,书院的布局结构,也与湛若水的《娥媚山莲花洞开创书馆记》的记载吻合。

日前,记者在莲花书院遗址现场看到,莲花书院依山势而建,坐西北向东南。建筑基址分布于两条小溪交汇处的五级平台上,呈中轴对称结构。

五级平台从东南向西北逐级升高,各平台间通过中轴线上的台阶连接。

第一级平台为书院的门楼;第二、三平台可能为书院的诸生馆;第四平台为书院的讲堂,两侧为翼廊;第五平台为书院的正堂及左右偏堂,两侧为从第四平台延伸而上的翼廊。

据文献记载,莲花书院从选址到建成,花了差不多三年时间。据湛若水自述,为建莲花书院,他不计得失,为此倾尽“一二十年俸入”也在所不惜。

“海阔天空”“湛子洞”石刻保存完好

“湛子洞”摩崖石刻

在距离遗址上方西北部数十米处,有一“海阔天空”摩崖石刻,雕刻痕迹虽稍显模糊,但仍清晰可辨。该石顶部还刻有“中主石”三字,专家推测应与书院的建筑布局有关,该石刻应位于莲花书院建筑的中轴线上。

在莲花书院遗址下山小路上,有一“湛子洞”摩崖石刻,从笔迹判断,“湛子洞”三字应为湛若水所书。因“湛”字和“洞”字本来是两个“三点水”,即一共“六点水”,但如果仔细数一数,便会发现多了“几点水”。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这是因为湛若水的恩师陈献章最擅长用自创的茅龙笔写字,而用茅龙笔写字,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飞白”。湛若水也喜用茅龙笔写字,所以写出来的“三点水”与众不同,看上去多了“几点水”。

据介绍,目前文物考古单位正积极协助增城区政府及宁西街道办,对莲花书院遗址开展保护利用,相关工程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公众将有机会走进这座明代岭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书院遗址。

“海阔天空”摩崖石刻 饶芳东、余海摄

轶事:湛若水最大年龄学生103岁

湛若水讲学数十年,学生近四千人。不仅桃李遍天下,还为岭南地区培养了大量文化精英。

令人感到难以置信的是,连年过百岁的老人,也投到他的门下学习心学。

据《广东新语》记载:“甘泉讲学天关,有简翁者,年百有三岁。就而问学,将执弟子之礼,甘泉弗受也。延翁忠爱堂上南向坐,己东向坐以宾之。……时甘泉年八十有五,观者谓其以三达之尊,而谦让不遑,致礼布衣一老,诚为有道者之风云。”

湛若水退休后,在广州市今湛家大街建了一座湛家园林,作为自己退休游憩之所。且在府第边兴建了一座名为“天关精舍”的书院。

一天,有一位103岁姓简的老翁前来求学,执弟子礼。湛若水连忙扶起他,请他坐主人位,自己坐宾客位。这时湛若水已85岁,又是高官大儒,却对一个老布衣礼让有加,此事一时传为佳话。

另外,还有三位年过八十的老翁,也在湛若水门下学习。一个叫黎养真,82岁;一个叫黄慎斋,81岁;一个叫吴藤川,80岁。三人同游甘泉门下,湛若水称他们为“三皓”。还特为他们写了一首诗:“养真慎斋与藤川,三皓同时及我门。八十头颅事事真,老来赤子心还存。”

还有一位名叫袁邮的老者,与黄慎斋同注湛若水的《心性图》一书。一堂之上,老师与弟子皆庞眉鹤发。当时有人将湛若水和五位老翁弟子合绘为图,称为《师弟六皓图》。

湛若水精力旺盛,所到之处,无不讲学。90岁那年,尚作南岳之游。94岁时在龙门县龙潭书院讲学,讲学时不仅声音洪亮,而且发挥自如,思维敏捷。直到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湛若水已95岁,还在禺山精舍讲学。但岁月不饶人,这一年,湛若水在禺山精舍病逝。当人们听到湛若水病逝的消息时,“城内外奔哭者以万计,海内外诸生服丧绖”。后归葬于天蚕岭,数年后被追赠为太子少保,谥号“文简”。

莲花书院遗址 邓卫国摄

评价:“甘泉之学,务求自得者也”

湛若水虽拜陈献章为师,但在学术上另辟蹊径,自立门派。他与王阳明同掌教坛,但和而不同。所以《明儒学案》在“江门学案”外,另辟“甘泉学案”。当时放眼全国,唯湛若水的“甘泉学”可与王阳明的心学齐名比肩。正如学者黄宗羲所说:

“王、湛两家,各立宗旨。湛氏门人,虽不及王氏之盛,然当时学于湛者,或卒业于王。学于王者,或卒业于湛。犹朱(熹)、陆(九渊)之门下,递相出入也。”

王阳明与湛若水是知己好友,二人志同道合,共倡心学。两人初次见面便一见如故。湛若水说:“若水泛观四方,未曾见过这样的人物。”王阳明也说:“我求友于天下,三十年来未曾见过这样的人物。”对湛若水的学术流派,王阳明给予高度评价,他说:

“甘泉之学,务求自得者也。世未之能知,其知者,且疑其为禅。甘泉者,殆圣人之徒也。”

明代学者罗洪先评价湛若水:

“其洒落似濂溪(周敦颐),其温雅似明道(程颐),其气魄似阳明(王阳明),其自得似白沙(陈献章)。”

屈大均这样评价湛若水:

“平生以兴学养贤为任,所至之地,咸有精舍赡田,以便来学。故所造就士,皆有得于先生之学,以淑其身,以惠诸人。孟氏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为乐,如先生者,可谓得其所乐也已。吾人为孔孟之徒,贵而有位,当以先生为法。”

屈大均还说:“先是甘泉在京师,与阳明讲求正学,天下靡然从之。号阳明之派曰浙宗,甘泉之派曰广宗。而阳明早世,甘泉独以高寿作人,学者慕风而至,得以及门为庆幸。噫嘻!可谓盛矣。”

原标题:文脉书院 | 岭南大儒湛若水 创建书院数十间,讲学讲到九十五


关键词: 责任编辑:宋薇薇
返回栏目>>

人物界杂志社 国发委办公室主管
Copyright © 2012-2022
人物界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