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精彩问答:
新华网:文艺是时代的号角,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您觉得新时代给文艺创作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田沁鑫: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真正把人民作为文艺的主人公,才能契合时代的鼓点,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只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新华网:作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代表,您觉得文艺工作者应具备怎么的品格?
田沁鑫:现在大家常说的“德艺双馨”,不是现在才有的。老一辈表演艺术家就说过,做艺先做人。一个人的德行和操守,是做艺为人的基础,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应当具备的思想认识,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奋斗至今的道德遵循。
新华网: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方面,国家话剧院近年来做了哪些尝试?
田沁鑫:繁荣当代文艺创作,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更多的养分。我们在创作中努力守住传统文化之正,创意时代表达之新,守的是中国人、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魂。
国家话剧院在2022年7月,和新华网首次合作推出了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推出了《抗战中的文艺》这一作品,和新华网一起探索话剧艺术与科技融合的视听呈现,创新了全媒体融合传播的一种新语境。
在戏剧的形式上,我们也在探索中国演剧观的使用,如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和之美”,受楚骚文化影响的“夸饰之奇”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非常优秀的思想所在。
新华网:今年您的提案围绕哪些方面?
田沁鑫:作为文艺界别的委员,也是深感文化责任和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我今年的提案是关于数字文艺作品规范化建设。
第一,拓宽思路,用好我们线下的演出,还有线上的演播传播资源,促进数字文艺作品的传播和推广。第二,统筹管理,打造中国文艺作品标志性的文化符号。第三,是加强联动,助力数字化文艺作品的新未来。
新华网:在数字化经济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加强戏剧创作的全面融合?
田沁鑫:数字演艺新业态的发展,能凝聚更多创作人员的思想共识,汇聚行业的力量,注入更多的合力、动力还有活力,去加快构建演艺产业发展的新格局。我们将探索戏剧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建设戏剧现场云演播平台和数字智能演艺基地。戏剧和网络的融合不止步于直播,而是要实现戏剧线下创作与线上数字化创作的全面融合,通过数字审美的方式,让精彩的中国故事被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