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战场上的坚守
张西京在查房时与患者交流,鼓励患者早日战胜病魔。双 乐摄
滴滴、滴滴……各类抢救设备和监护仪器24小时不停闪烁,生命仿佛被解析成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在重症监护病房这个生死较量的无声战场,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张西京已坚守了20多年。
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感谢张主任,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转出病房那一刻,飞行员魏岚(化名)紧紧握住张西京的手。
魏岚今年42岁,正处在飞行员的黄金年龄。一次夜间训练结束后,他突然栽倒在地。被战友们送往驻地医院时,他已陷入深度昏迷。经过检查,魏岚被确诊为脑干出血。部队上报情况后,张西京和空军医疗队的专家们第一时间乘飞机抵达当地,为魏岚进行紧急会诊。当时,专家们的意见并不统一。有人提出,病人已经错过最佳抢救时机,身体状况很差,建议留下来保守治疗。张西京摇了摇头,病人的器官机能正在迅速衰竭,留下来保守治疗几乎等于放弃,及时后送才能为患者争取一线生机。他当即表态:“后送,再争取一下!”
两小时后,飞机降落在千里之外的古城西安,唐都、西京两所医院的专家已严阵以待。在多学科联合手术后,魏岚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对张西京来说,这场生死接力只跑完一半。在等待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期,张西京带领团队守了3天3夜,直到魏岚的各项生理指标慢慢回升,身体状况趋于平稳。
“重症病人的救治是守出来的。”这是张西京从医之初就懂得的道理。28年前,刚从第四军医大学毕业的张西京在西京医院抢救室轮转实习。一天,科里转来一位出车祸的患者,肋骨几乎被全部撞断,脏器也受到严重损伤。张西京跟着老师们守了5天5夜,进行了十几次抢救,病人终于转危为安。张西京说,那一刻虽然疲惫,但很欣慰,感受到救人的巨大成就感,当时就决定留在抢救室工作。
护士唐梅说:“张主任常说的一句话是,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有时候我们都感觉希望渺茫,但他不到最后决不言弃,永远带给我们信心和力量。”
组织既然把担子交给我,拼命也要把它扛起来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后,钟南山院士曾指出,当时的疫情防控除了传染病方面的专家,必须要有重症医学专业人士。单靠传染病专家是不行的,有重症医学专家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更好地抢救病人。
作为最早抵达武汉的军队重症医学专家,张西京受命担任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主任。磨合团队、改造病房、熟悉设备……从接到命令那一刻起,张西京的脚步几乎没有停歇过。
张西京回忆说:“那时候压力是很大的,晚上躺在床上也睡不着,闭上眼反复考虑自己的布置有没有疏漏。我想,组织既然把担子交给我,我拼命也要把它扛起来。”
一天夜晚,15床患者病情突然加重,张西京判断是因为咳痰能力差,痰液堵塞了气管,需要实施紧急插管。旁边的医生正要穿戴正压头罩,张西京说:“来不及了,我来,你们配合。”带着几层手套和护目镜面屏,张西京实施了第一次插管。由于患者张口较小,第一次插管没有成功。张西京没有犹豫,立即进行第二次插管。气道内的分泌物被顺利吸出,患者各项生命指征开始回升。身旁的同事都替他捏了一把汗,他刚才连正压头罩都没来得及戴,就直接面对病人口中高浓度的病毒气溶胶了。
青年医生胡世颉回忆说:“刚到武汉支援时,是张主任带着19名党员先进病房的。吸痰、穿刺、插管等危险操作,也都是主任先做,大家再跟着上。”
同在火神山医院工作的一位科室主任说:“我深知重症病房在新冠患者救治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却从未听到他抱怨一声。”
只有做好每一个细节,才能对得起生命的重托
“5床患者需要加强营养治疗,8床患者需要加强呼吸锻炼……”在张西京随身携带的小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名患者的姓名、年龄、每日状况和诊疗心得。
“重症患者往往病情复杂,而且很难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平时的细致观察和积累是危急时刻快速反应的基础。”张西京说。
一天夜里,科里一位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突然呼吸困难、血氧含量降低。张西京仔细翻看了这位患者入院后的救治记录,分析他本身就患有陈旧性脑梗,咳痰能力较差,很可能是痰液堵住了气管。张西京立即为其实施气管插管术,气道内吸出大量分泌物后,患者的症状得以缓解。
还有一次,值班医生打来电话说,病房有一台ECMO(体外膜肺氧合)突然发生故障,患者的氧饱和度从95掉到70,心率从80升到130多,如果处理不及时,短时间内就会心脏停跳。张西京迅速在脑海中剖析、排除、判断患者病情,分析可能是导管问题。“快!好好检查一下导管。”医护人员沿着导管一寸一寸查找,果然发现一个小气泡,排除后重新启动,ECMO正常运转起来,患者的心跳、血压、血氧逐渐平稳。
在多年重症疾病的救治过程中,张西京养成了严谨细致的习惯。每次来到病房,他都会认真检查医护人员的操作,不允许出任何纰漏。他总和同事们说,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的,只有做好每一个细节、把好每一道关口,才能对得起这份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