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时虽是码字的,也就是朋友体面地说是个作家,但对于书画,天生喜好。每每瞧着公共场所悬挂的书画作品,赏阅之心顿生,总会不自觉地驻足流连。一次我在一朋友处发现悬挂了一幅山水画,立即被她的奇、险、秀、美所吸引,一看作者的署名是大名鼎鼎的书画家杨静,这不是那个将张家界用画的形式推向世界的老乡么?一问主人确实是杨静画的。


杨静 画作《宝峰仙湖》
杨静是武陵画派创始人,一位很有才气的书画家。他出生于湖南汉寿,他对书画的热爱来自他少年时代的耳濡目染。自小受擅长书法的伯祖父和外祖父的熏陶,对书写美术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天资聪慧,深得伯祖父的喜爱。伯祖父不但教他书法、绘画,还教他为人和古诗文。之后相继求学于无锡书法艺专研究班、南京艺术学院。在南京艺术学院,又拜陈大羽教授为师,学习书法、篆刻、山水与花鸟。他广收博取,踌躇满志,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关山月先生的人品学品对其影响很大,成为他学习的典范。他曾当过老师,做过工艺美术厂厂长,现在是兜底儿签约画家、国家开放大学书画艺术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张家界书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韩国书画艺术协会顾问、中国文联书画交流中心创作员。不管是做教师,还是当工厂厂长,杨静的画笔一直没停过,而且每天坚持不是写字就是画画。他从不随波逐流,无谄媚卑贱之习,有重节尚义之德。

他的花鸟画于空灵中含有逸气,于劲继中含有率真。用笔清淡,但不轻浮,用笔快速,但不疾涩。特别是他的山水画,受名家吴冠中、沈鹏、关山月、颜家龙等名家的指点,打破了古人的笔墨程式,创造了自己独有的视觉,把书法用笔与绘画用笔有机结合,使之浑然一体,形成“野逸散淡”的风格,使之成为独家门派。

杨静常说,“艺术是人民给的,要毫不保留地还给人民。”其敬民、娱民、为民的民本至上境界,让无数人闻之肃然起敬。他平时待人热情,对诚恳求字者广开“善门”。多年来,先生无偿为人们书写了不计其数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讴歌时代、颂扬山河、服务社会,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更为重要的是杨静先生为艺豪放,但不狂妄,为人诚恳,谦卑低调。杨静平时很谦虚,从不贬低别人的书画作品,也很少论及他人的琐事。他曾说:学书画者要心无旁骛,广采博收。哪怕别人一个“点”写得比我好,我也要好好学习他人。几十年来,他一直坚持每天创作四小时,精研书画,日益精进。这也是他的书画艺术老而愈美、老而愈精的原因所在。

2007年5月,韩国书画艺术协会在韩国首尔市三角山文化艺术会馆举办《杨静书画篆刻招待展》。2010年元月,张家界市委宣传部在深圳专场举办《水墨丹青张家界——杨静山水画展》。其开创的武陵画派得到美术界的高度关注与认可。

在2015年1月广州绿枫美术馆举办的杨静“水墨丹青张家界”山水画展中,现场展出的《张家界云海》《武陵源仙居》《宝峰仙湖》《武陵仙源》等百余幅作品,将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绝美的山水风光表现得淋漓尽致:既有原始森林的幽静,黄石寨的野旷,又有金鞭崖的高耸神奇,天子山的云海峰林。本次画展吸引了来自北京、深圳、长沙、广州等各地业界人士来观展。专程来观展的清华大学专家委员会专家、北京兜底儿网艺术总监高润祥说:“杨静数十年如一日,研究出张家界的山水和云海,在业界可是独树一帜。”广州市民李女士欣赏画后感叹道:“这是一场独特的张家界风光与绘画艺术完美融合的盛宴。”不少市民纷纷在现场要求购画。

2021年4月18日,杨静张家界山水画五十幅在北京国际茶博城举办。
张家界因为杨静的一百幅山水画而走向世界,如今杨静先生应邀来到了清远,他的梦想是用一百幅画来展现清远的山山水水。我相信,通过他手中的笔,清远也会像张家界一样,走向全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杨静简介】
杨静,湖南汉寿人;1963年4月出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兜底儿网签约画家,国家开发大学书画艺术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张家界书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居张家界风景区写生创作二十余年,创造了表现张家界山水画卷的独特技法。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张家界创作中心副主任,中韩日国际书画交流双年展中方代表,《首届旅游杯全国书法篆刻大赛》组委会执行主任。
原标题:欧平:山水人生,笔墨寄情——书画家杨静印象